![]()
如今我最喜欢聊的主题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所以要有包容的心,不断提升认知水平
关于昨天说的坐便器和蹲便器,哪个更卫生,哪个更文明,更喜欢上哪种,不同人生活习惯和认知不同,不可能形成一致观点
但高认知能力的人能理解为什么异己会有那样的想法和行为,但低认知能力的人很难理解,只能把异己归结为难以理喻的“奇葩”
比如我说有些中国人不会亚洲蹲,就突破了很多人认知边界,因为过往生活经验就没遇到不会蹲的同胞,觉得中国人会亚洲蹲天经地义
但我能理解为什么很多国人无法忍受坐便器,一是嫌脏(特别女性),二是从小生活习惯难改,三是直观上误认为蹲便器更卫生,不容易传播
我也理解他们为啥总担心水花溅到屁股上,有些老式马桶我也遇到过,其实不难解决,但生活习惯使很多人不愿再去尝试改进的可能性,更喜欢坚持用蹲便器,甚至直接冒风险蹲在马桶上
我还能理解很多人蹲马桶不只是嫌脏,而是坐着拉不出来,要知道原始人都是蹲着拉屎,坐便习惯并不符合动物天然的生理姿势
人类的蹲便历史远比坐便悠久,在古希腊,有水冲的坐便坑位是贵族专享的高端货,普通百姓只能用旱厕,现代意义上的抽水马桶诞生不过一百多年,起初价格昂贵,也就贵族富人才能享用,后来向大众阶层传播时,很多人习惯改不过来,为满足市场需求,20世纪初才在抽水马桶基础上又发明了冲水式蹲便器,百年前的欧美日也曾大行其道
问题来了:为啥今天发达国家普遍放弃了蹲便器,全面采用更昂贵的坐便器呢?哪怕在国内,为什么上海香港等中国个别城市已全面普及坐便器?为什么越是高端的酒店商场越是看不到蹲便器呢?
一是科学上说,漏斗状可合盖的坐便器在防止传播方面的确比蹲便器效果更好
二是动物天性的本能排泄方式也是很残酷的,遵循物竞天择我,弱肉强食的原则,如果不巧是行动不便的伤者或残疾人,别说根本别想蹲下去拉屎,和非洲草原受伤的狮子猎豹一样,直接原地等死吧,没人可怜你
就算没伤残,人总会老吧?老了骨质疏松,腰腿不好,也很难蹲下去,蹲久了容易摔跤,怎么办?
古代生产力低下,活着就要用尽全力,老到连蹲下去拉屎都很困难就该死了,这才符合残酷自然法则,所以“老不死”才会成为一句攻击力爆棚的脏话,老人甚至会自我怀疑,是不是该识相点自我了断,别给儿女添麻烦了?
参见日本电影《遒山节栲》和1942河南大饥荒时很多老人的选择
我说我不会亚洲蹲,从小上蹲坑像上刑,无论如何努力脚跟都无法完全着地,经常晃晃悠悠怕摔倒,难受死我了,这不是心理上嫌马桶脏,而是生理上做不到,这问题上我也属于需要照顾的弱者
有人说我矫情,富贵病,何不食肉糜,社会应该少数服从多数
没错,坐便姿势的确不符合动物本能的排泄方式,但是坐着省力舒服啊,如果再加上卫洗丽温水冲洗和烘干私处,更卫生也更舒服,甚至是一种享受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不就是为了摆脱低生产力状态下的艰苦求生,让每个人的生活品质更高吗?
更何况,如果把我换成行动不便的残疾人、病人、孕妇、老人,他们也很难使用蹲坑,你还敢说应该让这些少数派弱者服从多数强者?把劳民伤财建造的大量残疾人卫生间都给拆了吗?那要不要把地铁公交上老弱病残孕专座也都取消呢?谁速度快力气大能抢到座位就该谁坐呢?
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关键看对弱者的态度,强者无视弱者,欺凌弱者,这就是效仿自然界的丛林法则,野蛮社会
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些时候成为弱者,甚至必然成为弱者——老了以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本质是约束强者,帮人类走出兽性,努力让去每一个人都活得更有保障,更有尊严,更有意义
人间天堂,大同社会,天下为公,共产主义,不管用什么语言描述,本质都在追求这个美好理想
我在欧美日港澳台的旅游景点常能看到家长带着脑瘫孩子游玩,这些孩子不会受到歧视,反而有大量优先权,但在中国很少见,是中国没脑瘫吗?
当然不是
答案是很多中国脑瘫儿父母羞于把孩子带出去见人,觉得丢脸,因为更多国人不管嘴巴上聊的是多么高精尖的光伏芯片AI,脑子里依然保留着物竞天择那套野蛮价值观,动不动就是灭了美帝灭了小日子,把东南亚变成我们的后花园这套蛮霸思维
这类人不理解什么叫现代文明普世价值,很容易给脑残孩子投去异样眼光,觉得父母带这种“智障傻X”出来干啥,丢人现眼,不给社会添乱吗?
我之前在日本遇到个中国驴友,称日本是当代人类文明的“上限”,某种角度看,也有道理,日本厕所的干净程度和人性化水平远超欧美,日本人在地铁火车上的礼貌程度也是我所见人类文明之标杆,但凡不守规矩,不在规定区域排队,争先恐后抢座位的,不是中国就是韩国游客,地铁上叽里呱啦大声喧哗的韩国游客更甚,中韩国民基本素质和日本真差了好大一节
文明不是大道理,就体现在这细枝末节上,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插队,乱穿马路,蹲在马桶上,拿马桶刷洗屁股……这就是素质差的表现
不好意思扯远了,其实我只想以上厕所为例,说明一个道理:
认不认同是态度问题,没有高低
理不理解是认知问题,高下立见
理解了坐便和蹲便的历史发展脉络,才能理解我为什么“强词夺理”把坐便器和文明进步扯上关系
至于你理解之后是否认同,是否还喜欢蹲在马桶上如厕,那就是你的态度问题——在家里蹲马桶上是你的自由,在公厕蹲马桶是素质差点,但也不犯法不坐牢不是?
昨天有人说,理解了又如何,都是屁股决定脑袋,什么都改变不了啊
摇头
虽然改变不了别人,但理解了别人的行为逻辑,却能有针对性的改变自己,让自己采用更有效的策略,应对不和你心意的外部世界
比如我昨天无聊,又做了次MBTI性格测试
一般人到中年,没经历突发的重大人生变故,性格不易发生重大转变,但可能出现微调
我20岁第一次测就是INTP逻辑学家型,就想看看如今四维度比例是否有变化
![]()
原以为退休后无需与社会强制交往,我的I(内向)和P(随性)会更强烈,没想到变更强的却是N(天马行空的联想思维)
这说明我精神世界的幸福感其实在退休后有了明显提升,说人话就是更多摆脱了现实的束缚,沉浸在自己做的一个又一个美梦中
也因为对性格有了更多理解,我才明白我当年的演员梦可能并非最佳选择,因为最顶流的天赋型演员几乎都是情感丰富的F人,我这种理性大脑超级强的“机器人”,可以努力通过理性理解角色,但很难像F人那样把自己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完全融为一体
虽然我有表演欲望,也有一定表演天赋,但上限不高,容易有刻意表演的痕迹,做自媒体摆事实讲道理的确是我更擅长的选项,也能达到更高成就
而人与人交往中的很多矛盾,也来源于鸡同鸭讲,互不理解,其背后根源也是性格差异
最典型的就是P人和J人在一起合作,P人会很郁闷,J人则更抓狂
南非旅游以约堡和开普为两个中心,需要来回飞两段国内航线,所以旅行团配了两个地导
约堡导游非常P,约好1点集合,经常他自己1点10分才到,约堡飞开普那天去机场的路上大巴抛锚,耽误了大半个小时,加上上午游玩行程本就拖了时间,等我们换车赶去吃午饭时,隔壁团同一个航班的都吃好去机场了
团友担心赶不上飞机问要不要打包,导游说不急不急,你们吃饱喝好再出发,我查过交通不堵,机场也不大,到时我先冲到柜台帮你们办票,肯定来得及
结果我们在航班起飞前55分钟赶到机场,却没有误机
这种事,我这种P人无所谓,但J人就会心里非常不安,极度抓狂,因为他完全无法想象和接受万一误机会怎样,感觉天都要塌了
但对极端P人来说,哪怕真误机又如何?还能死人不成?既来之,则安之,淡定淡定,没啥大不了的,没准还能看到意想不到的风景呢
但开普的导游却是个J人,对时间控制要求非常高,最不能容忍自己的计划被打破,最常说的话是“只要跟着我给你们安排的行程走,保证给你们玩好玩舒服了”,所以每次有团友晚到个10分钟也会非常焦虑
飞回约堡的飞机10点多才飞,他却让我们6点出发,说路上要一个半小时,结果一大清早路上很空,一小时就到机场了,距离起飞还有3个多小时,值机柜台都没开,这机场超迷你,国内航班就算提前1小时到也来得及,但J人可不敢这么安排,万一遇到点啥事呢?早到早安心不是?
作为P人,我理解了J人脑回路后,认为P人应该让着点J人,因为打破计划的恐惧和不安全感会大幅降低J人幸福感,也就不和J人导游争取更多睡眠时间了
同样的,情感丰富的F人也需要T人更多关心爱护,因为F人情感更丰富,容易胡思乱想,亲密关系中的一句质疑或否定也可能让F人自我怀疑,所谓“配得感很低”
教育问题上,鼓励式教育和挫折教育同样要看人,因材施教
有些孩子性格就是皮实,你再整天鼓励不得飘天上去了?该骂还是得骂,别怕孩子受伤,他内心强大得很,知道痛了孩子才能长记性
但有的孩子不行,很玻璃心,就得更多正面管教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
但一个人性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主要取决于先天基因,很难改
其次是后天环境影响,包括家庭教育和长大后经历的种种人事
但你的父母家教可以选吗?你生命中的重大遭遇又都能自己控制吗?
很难吧
所以才要不厌其烦祝大家好运呀~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