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镇有个想法,跟大家一起重读伟人经典,今天先尝试下。
当代人应该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学习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难题。
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有一句话:“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前面还有一段话“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吗?那么,你就去调查那个问题的现状和它的历史吧!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开头。”
总书记在2005年写了一篇题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的短评。原文如下:
陈云同志曾经说过:“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作调查研究工作,最后讨论作决定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就够了。”又说:“片面性总是来自忙于决定政策而不研究实际情况。”为什么我们现在有些决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不强,说到底,根子还是在于调查研究少了一点,“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
正确的决策,绝对不是一个人或者一堆人,不作调查研究,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就能产生的,它要在人民群众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才能产生。我们担负领导工作的干部,在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之前,一定要有眼睛向下的决心和甘当小学生的精神,迈开步子,走出院子,去车间码头,到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研,同真正明了实情的各方面人士沟通讨论,通过“交换、比较、反复”, 取得真实可信、扎实有效的调研成果,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
小镇学习体会:
人的一生要面临很多抉择,但懂得如何抉择的人不多。
很多人倾向于把抉择当成一种“顿悟”,长期陷入纠结之中,就好像等着天降神仙拯救于危难之中,指望突然有一天,灵感来了,做出了绝妙的决定。
过去几年,经常有读者咨询人生抉择,包括求学、就业、爱情、婚姻、买房卖房等等,普遍很纠结,也说在反复斟酌,担心这个选择不对、那个选择后悔,然后在纠结犹豫中等来最终时刻,匆忙选定。运气好的碰对了,倘若选错了,以后会更加纠结后悔,觉得自己当初如果花更多时间想清楚就好了。
但相信小镇,如果只是靠想,再给几倍时间也没用,未来还是要后悔。
因为决策从来不是拍脑袋的苦思冥想,而是一项工作量很大的科学工作,必须在有限的时间、信息来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完成一系列基础性工作。
要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能够付出什么,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这个过程中还要去伪存真,有时候还得想办法得到他人的帮助,提供自己想不到的视角。回过头来重新调整自己的判断,重新进行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得到的才是有效的决策参考。
把这些复杂、科学的流程走完,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选择对不对,以后大概率也不会后悔了,因为很清楚,自己下决定时已经努力到了极限。甚至当未来的自己或者其他什么人产生质疑当初决策的时候,还可以拿出当时想尽办法搜集的资料,复盘当时决策的过程,这就是努力的铁证。
很多所谓的纠结、思考,不过是偷懒,甚至是拒绝为错误的选择承担责任。等以后发现选错了、不如意,就可以怪罪当年的自己,甚至怪周围父母、朋友、师长等等一切人,为什么不去帮自己想清楚,为什么不阻止自己的错误选择?
光说道理,太空了,还是举例子。
比如就业选择。这是特别常见的,拿着几个不同的职业方向来问,小镇一定会问很多基础信息,有的能当场说出来,但也有的没有进行最基本的调研。甚至连这个岗位到底在哪里、收入如何、工作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都说不上来,那小镇怎么给建议呢?纯靠蒙?
就算同一家公司的同一类岗位,都有很多微妙的差别,更何况城市、行业、岗位都不同了。这些基础信息,当然要面临抉择的人自己去搞清楚,最起码要去努力。比如军转干部选岗,军队和地方差别的确大,但有战友啊,岗位公布出来后起码有一周时间,足够通过战友关系找到对应部门的老战友,无非人托人去问。
找不到、问不到、问错了,这是能力和机缘的不足,起码努力了。
比如纠结于爱情的。普遍纠结的是我爱TA但TA不爱我,或者到底选择谁、未来职业发展应该如何平衡爱情等等。往往痛苦了很久,甚至两个人一起痛苦。
爱情是感性的,但现在既然面临感情与现实的冲突,那就应该先把理性的部分调查清楚,比如搞清楚两个人如何看待爱情和事业,两个人对未来生活的构想如何,双方家庭如何看待,目标的工作是否能够满足,这些最基本的东西,有没有花时间去搞清楚呢?
买房卖房也一样。很多人买房甚至比买个手机还简单,但这可是普通人一生可能仅有一次的重大投资,花一个月进行细致的调研完全应当,这些调研非常繁琐复杂。
首先要搞清楚自己的能力和偏好,如果钱不多,就不可能满足所有诉求,就必须把自己的种种诉求排出优先顺序,想清楚绝对不能接受的和可以妥协的;再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目标区域进行全面摸排,对潜在的一手房、二手房源做到心中有数,在实地看房中进一步校准自己的需求;然后选定几个目标对象,进行更细致地调研,包括看看房子质量、物业水平、邻居素质、周边配套等等,还要分工作日、周末以及早上晚上不同时段来看看。(可以参考旧文《》)
做完这些基础调研之后,还不能做出决策,还要用数据进行测算,全面测算不同方案的风险收益成本,以此作为决策的基础。需要评估的方案包括买不同的目标房源、租房不买等,有了数据之后,再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加成调整。(可以参考《》)
类似的还有投资创业决定。现在就业不好,有些人心里也总有当老板的梦,于是盲目选择创业,但连基本的选址的常识都没有,不知道从哪里刷到一个加盟广告,就轻易相信了,把辛苦攒下的钱打了水漂,开店苦熬几个月之后,关门了。
想要赚钱确实有难度,但避开这些坑,并不难。比如随便去买一本最流行的开店常识性的书,或者问问AI开店应该调查什么,自己去调查一下。比如找一周时间,把要开店街道的人流量算清楚,包括数量、年龄性别结构,甚至还可以调查下周围人的收入水平。
其实上面的就业、爱情、城市选择等等,都可以参考买房、投资等进行理性和感性的综合决策。
每个人能力有高低,但起码要把决策从拍脑袋的“顿悟”,变成一个复杂、繁重的调研决策过程,要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决策体系,并且在之后的复杂决策中不断完善。
决策是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论。
之后碰到的任何重大人生抉择,都可以用这套体系全力去跑一跑,跑完,是什么结果都认。
如果还不懂怎么调研,那么打开《毛选》,好好学习《寻乌调查》这一篇。
其他文章推荐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备用:大树乡谈2022、大树乡谈202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