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艇甲板上,37岁的苏炳海梳着油亮的大背头,左手搂着女伴,右手晃着红酒杯,镜头前的笑容得意又张扬。
谁能想到,这个坐拥私人游艇、在欧洲度假胜地挥霍的男人,手里攥着四张国籍护照、两份永居权,身后还拖着一条沾满受害者血泪的跨境洗钱链条。
而他此刻的“自由”,是用18亿真金白银向多国当局“买来”的。
1988年出生于福建安溪的苏炳海,早早就把“狡兔三窟”玩到了极致。
法律意义上,他是中国、柬埔寨、瓦努阿图、圣基茨和尼维斯四国公民,还握着新加坡和英国的永居权,
六重身份如同六把“安全锁”,为他的灰色生意保驾护航。
没人知道他具体是如何在柬埔寨发家,但圈内都清楚,他的第一桶金来自“美女荷官在线发牌”的网络赌场,而真正让他积累百亿身家的,是帮电诈、赌博集团洗钱的“生意”。
据调查,苏炳海牵头的“福建帮”跨国洗钱网络,仅经手的赃款就高达160亿元。
他们在新加坡注册了6家看似正规的金融公司,实则像一台精密的“洗钱机器”,通过16家新加坡银行、信托公司、家族办公室分层操作,把“杀猪盘”受害者的积蓄、非法赌资,悄悄变成苏炳海口袋里的百达翡丽和劳斯莱斯。
2017年他在香港设立的“元正国际”,更是连一笔真实业务都没有,纯粹是掩盖资金流向的空壳。
彼时的苏炳海,在新加坡过着帝王般的生活:
9辆豪车中,两辆法拉利、两辆劳斯莱斯只是日常座驾,二手市场估值超1000万美元;
租住的武吉知马GCB豪宅(外国人禁止购买的顶级住宅类型)里,摆着价值连城的油画和水晶雕像,
连吃饭的餐具都非爱马仕不用——一个勺子185新元(约合1012元人民币),一个碗2000新元(约合1.09万元人民币);
他手握价值90万新币的新加坡岛乡村俱乐部会籍和仅限受邀者使用的黑卡,出门要么头等舱,要么包私人飞机,
在高档餐厅吃饭时,总爱掏出一叠厚厚的100新元现金结账,即便钱包里装着美国运通百夫长黑卡,也偏要甩现金炫富,生怕别人看不出他的“实力”。
可这份光鲜背后,是无数家庭因“杀猪盘”破碎、因网络赌博倾家荡产的绝望:
有受害者被榨干毕生积蓄后跳楼,有老人的养老钱被卷走后重病缠身,这些血泪却成了苏炳海豪宅里水晶灯下的谈资。
2023年8月15日,新加坡警方针对史上最大洗钱案展开代号“雷霆行动”的突击行动,400名警力突袭全岛10多处豪宅,目标直指27名“福建帮”骨干。
这场被外界称为“新加坡司法史上最大阵仗”的抓捕,本应是一场精准打击,却演变成了“抓钱不抓人”的闹剧。
警方当场查获30亿新元(约160亿元人民币)赃款,现金堆成小山,加密货币账户余额看花眼,还扣押了数十辆豪车,创下新加坡洗钱案纪录,
可27名目标中仅10人落网,17人成功逃脱,苏炳海是跑得最干脆、计划最周密的一个。
行动前几小时,苏炳海就通过神秘渠道收到风声。
他没有慌乱,先是让司机开着豪车在新加坡街头绕圈,特意绕到朋友家附近观察警方动静,确认没封关后,又接连拨打印尼、迪拜、马来西亚同伙的电话,核实抓捕消息的真实性。
短短十分钟的回家路程里,他已经敲定了全套逃亡方案。
到家后,他只对妻子说了一句“全家立刻走”,就开始疯狂打包:二三十块百达翡丽名表、一沓沓现金被塞进行李箱,连价值不菲的爱马仕餐具都没来得及带走。
随后,司机开着豪车带他从大士关卡顺利出境,全程未遇任何阻拦。
两天后,苏炳海在吉隆坡国际机场登上飞往英国的航班,彻底消失在东南亚的视野里。
更令人咋舌的是,他的妻子8月16日就紧随其后逃离新加坡,三个11岁到15岁的孩子和父母,也在两个月内陆续通过合法渠道抵达伦敦,整个逃亡过程滴水不漏,仿佛早已演练过无数次。
而新加坡警方这边,不仅让主犯跑了,还闹出了“嫌犯跳窗逃进排水沟”的荒诞戏码。
另一名苏姓团伙成员为了躲避抓捕,从二楼洋房跳下受伤,躲进路边排水沟仍被抓获,对比苏炳海的从容逃脱,更显警方行动的漏洞百出。
抵达英国后,苏炳海并未收敛。
早在逃亡前3个月,他就已未雨绸缪,2023年5月在英国注册了“SU EMPIRE LIMITED(苏帝国有限公司)”,
名字里的“帝国”二字,透着一股黑老大的嚣张。
2024年,他以公司名义一口气买下9套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豪华公寓,总价1570万英镑(约合1.45亿元人民币),部分公寓可直接俯瞰泰晤士河;
同年12月,他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行豪掷1240万英镑(约合1.16亿元人民币),拍下三具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
一对异特龙母子骨架和一具剑龙骨架,是距今1.45亿年的珍稀化石,被拍卖行称为“欧洲私人收藏中最完整的侏罗纪标本组合”;
再加上2022年就入手的11件中国古董,包括明代五彩龙凤瓶(2022年苏富比成交价86万英镑)、战国青铜剑(32万英镑)及清代珐琅彩瓷碗,总估值40万英镑(约合376万元人民币),
苏炳海几乎把“私人博物馆”搬进了伦敦豪宅。
更讽刺的是,他通过拍卖行购买这些资产时,仅提供了瓦努阿图护照和英国公司注册证明。
拍卖行既未核实资金来源,也未查询他的涉案背景,让非法所得轻易披上了“合法收藏”的外衣。
可苏炳海没得意多久,英国警方就找上了门。
2025年4月,英国国家打击犯罪调查局(NCA)依据《犯罪收益法》,以“资产来源不明”为由申请冻结令,要求他说明伦敦房产、恐龙化石和古董的资金来源。
苏炳海心里清楚,这些钱全是洗钱赃款,根本无法提供合法证明,于是干脆放弃辩解,直接申请听证会与英国当局讨价还价。
2025年11月5日,这场“世纪谈判”有了结果:苏炳海同意上交所有涉案资产,英国NCA将这些资产公开拍卖后,拿走75%的收益,剩下的25%归他所有。
按资产总价值2740万英镑(约合2.55亿元人民币)计算,苏炳海还能留下约635万英镑(约合5970万元人民币),
相当于花2000万英镑(约合1.88亿元人民币),为自己在英国买了一张“合法居留证”。
更魔幻的是,英国官方还为这场交易找了个“合理借口”。
NCA在公告中明确表示,“苏炳海从未因新加坡的调查受到指控,依据‘疑罪从无’原则,他在法律上仍是无罪的”。
可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英国利用法律漏洞“创收”的手段。
数据显示,2024年英国通过《犯罪收益法》没收的海外资产达14.7亿英镑,其中亚洲来源占比高达43%,像苏炳海这样的“大客户”,恰好成了英国财政的“提款机”。
而新加坡这边的操作,更让人匪夷所思。
苏炳海逃亡后,新加坡警方虽对他发出红色通缉令,却始终无法锁定其行踪。
14个月后,也就是2024年10月,剧情突然反转:
苏炳海夫妇主动提出,放弃新加坡境内所有被扣押资产,总价值3.166亿新元(约合16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4辆总值836万新元的豪车,以此换取新加坡撤销通缉令,并承诺“永久禁止入境”。
新加坡警方欣然同意,还给出理由称“17名外国人行踪不明,现有证据可能不足以支持引渡”。
这场“资产换自由”的交易,让新加坡在舆论场上饱受质疑。
有媒体调侃,“新加坡警方不是在抓罪犯,而是在‘收割’非法资产”。
更讽刺的是,该案中落网的10名团伙成员,也因“主动上交全部财产”获得轻判,仅服刑10个月就被驱逐至柬埔寨。
所谓的“法律制裁”,最终成了一场“破财免灾”的游戏。
如今的苏炳海,虽失去了大部分资产,却仍能在英国靠着剩下的635万英镑过着优渥生活。
但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安全避风港”早已成为跨境犯罪的“围猎场”。
英国虽未对他提起刑事诉讼,却冻结了他名下所有奢侈品和银行账户,且随着国际司法协作的加强,他的资产随时可能被进一步追缴。
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收藏的11件中国文物,正陷入归属争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境内地下遗存文物属国家所有,但英国《1994年文物出口管制法》规定,1970年前合法入境的文物可自由处置。
这批2022年购入的文物虽理论上具备追索可能,但国际文保组织“蓝色盾牌”法律顾问李淼指出,
“需证明文物存在‘盗窃或非法出口’,而苏炳海通过拍卖行购买的记录,让举证难度极大”,
此前纽约联邦法院就曾因“无法证明非法性”,驳回中国对一尊唐代石雕的追索请求,苏炳海案中的文物能否归国,仍是未知数。
更耐人寻味的是,苏炳海并非个例。
细心的人会发现,他的“邻居”们个个来头不小:许家印的前妻丁玉梅,在恒大暴雷后带着巨额资产定居英国;
千亿骗贷案“德御系”主犯田文军,跑路后躲在英国低调生活;
蓝天格锐非吸案主犯钱志敏,卷走数百亿后逃到英国,名下6.1万枚比特币被查获仍在周旋。
这些人之所以扎堆英国,核心原因就是英国的《犯罪收益法》——这套法律允许在没有刑事定罪的情况下,直接追缴涉嫌非法所得的财产,看似打击犯罪,实则成了“交易筹码”:
只要愿意上交部分资产,就能免于牢狱之灾,甚至保留部分收益。
再加上英国与多国没有引渡条约,即便其他国家发出通缉令,只要没在英国犯罪,就很难被抓回,这让英国成了涉案人员眼中的“终极避难所”。
对这些没有良心,捞偏门的大亨,希望妈祖显灵惩治他们!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