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守护中国60年,他的名字却刚被公开,送别“国之重器”设计师,致敬深藏功与名的英雄!
他隐姓埋名六十载,直到2022年名字才首次被公众知晓,三年后的2025年11月3日,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与世长辞享年86岁。
![]()
这位默默守护我们头顶天空的老人,用一生诠释了何为“深藏功与名”, 如今我们能安心漫步,仰望宁静蓝天,离不开无数个“张福安”的无声守护。
![]()
他们远离公众视野,只为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1939年张福安出生,正值家国危难之际,幼年的他对天空中的威胁有着深刻的记忆。
![]()
1950年2月6日上海遭遇轰炸,千余人伤亡,城市几近瘫痪,这场“二六”大轰炸在他心中埋下了坚定的种子。
![]()
1956年张福安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踏上国防科研之路,此后数十载他在中国航天科工二院默默耕耘,担任国家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一干就是六十年。
![]()
1962年9月我军首次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举国振奋,但张福安和团队清醒地意识到,必须研制出我们自己的防空利器。
![]()
当时U—2的飞行高度超越我军导弹射程,被称为“黑色幽灵”,更棘手的是敌机还能发射干扰信号, 攻关之路充满挑战。
![]()
首次测试导弹点火数秒便在空中爆炸,面对挫折团队连夜排查问题重新投入研究,1967年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型地空导弹——红旗—2问世。
![]()
同年9月它成功击落U—2侦察机,真正守护了祖国的蓝天, 这一成果令外界惊讶,面对询问时任外交部长陈毅曾风趣地说:“我们是用竹竿子捅下来的。”
![]()
这句玩笑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的心血, 1992年张福安肩负起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的重任。
![]()
三年间他带领团队突破五项关键技术瓶颈,他培养的一批科研骨干,日后都成为该领域的中坚力量。
![]()
2009年国庆阅兵,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首次公开接受检阅,当时仍不为人知的张福安,在人群中凝视着这片由毕生心血守护的和平景象。
![]()
2022年4月第七个航天日,张福安等十二位功勋科学家的名字首次解密,此时他们已退休多年,他们的故事被载入《导弹人生》一书。
![]()
新闻一经发出,网友们纷纷说这才是我们应该追的明星。
![]()
“比起天天上热搜的明星八卦,张福安这样的科学家才是真正的国家脊梁。”
![]()
“以前真不知道他的名字,但一辈子都在享受他带来的平安,想想就泪目了,热搜应该多留位置给这样的民族功臣。”
![]()
“隐姓埋名六十年,这牺牲太大了!”
![]()
“六十年啊,一个人最好的年华就这么‘消失’了,立功了不能宣传,亲人可能都不完全知道他在做什么,这种寂寞和坚守,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
“直到2022年名字才公开,也就是说我们前几年才知道是谁在守护我们,而他几乎守护了我们一生。”
![]()
“用竹竿子捅下U—2,陈毅老总这话太幽默了!”
![]()
“那时候条件多苦啊,但咱们的科学家就是有本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话听着解气,更让人心疼。”
![]()
“2009年阅兵,他在人群中默默看着,这个细节太戳心了。”
![]()
“自己一辈子的心血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全国人民都在欢呼,却没人认识他,他当时心里得是多骄傲又多复杂啊,这种无名英雄的胸怀,像大海一样宽广。”
![]()
“建议把他们的故事写进教材!”
![]()
“国防教育不能只讲概念,更要讲这些有血有肉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今天的和平生活,不是凭空得来的,是无数像张爷爷这样的人,用一辈子沉默的奋斗换来的。”
![]()
“致敬!我们并非生在和平年代,只是生在了和平的国家。”
![]()
“以前对防空没啥概念,觉得天空安宁是理所当然,现在明白了哪有什么理所当然,不过是有人把危险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
作为普通人,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最能从张福安先生身上学习到的一种品质是什么呢?是爱国情怀、是淡泊名利、还是其他的什么?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