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京11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谭思静 李超)11月11日,“坚决扛好经济大省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在南京召开,多项数据显示,文化正成为驱动江苏经济增长与社会创新的新引擎,而青年群体在新型文化消费与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
江苏省“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谭思静/摄
今年以来,江苏通过推动文化IP与体育赛事、数字技术、乡村旅游等多元融合,有效激活消费市场,尤其在青年群体中引发广泛共鸣。淮安市副市长封蕴珊介绍,该市通过《北上》电视剧热播与“苏超”赛事出圈,成功吸引大量年轻人前来“打卡”寻踪。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化企业净增65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1.9%,其中“西游记文化体验园”累计接待游客1047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超70%。
泰州市凭借“苏超”夺冠与东罗村入选联合国“最佳旅游乡村”的契机,推动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该村通过挖掘垛田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全市休闲旅游农业综合收入突破100亿元,接待游客2100万人次。青年创业团队在民宿、非遗工坊等新业态中表现活跃。
江苏省体育局二级巡视员范金华指出,“苏超”赛事不仅激发全民足球热情,还通过“赛事+文旅+商业”模式拉动消费。全省1-9月重点赛事带动客流573.4万人次,拉动消费35.4亿元。各地打造的“苏超第二现场”“苏·超级夜”等活动,吸引大量年轻观众参与,形成“观赛-消费-传播”闭环。
在公共服务方面,江苏持续优化青年文化体验。淮安建成淮安书房120个、社区小书房457个,构建“15分钟品质文化圈”,并推出“未成年人阅读地图打卡活动”,参与人次突破300万。南通则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博物馆,运用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让年轻人“穿越”回1905年,感受张謇创办博物苑的历史场景。
江苏省文旅厅数据显示,全省备案博物馆达367家,2024年接待观众1.39亿人次,居全国第一。文旅消费持续升温,2024年全省旅游总花费达1.34万亿元,银联渠道异地文旅消费6201亿元,今年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
一系列举措显示,江苏正通过文化内容创新、场景打造与青年互动,实现从“拼资源”到“比内容”的转型,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愈发清晰。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