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45年延安杨家岭,毛主席特意询问成仿吾:你是搞教育还是搞政权?

0
分享至

1945年4月的一天傍晚,七大会场的马灯逐盏熄灭,夜风吹动窑洞前的杨树。毛主席叫住正准备回宿舍的成仿吾,轻声一句:“你是想继续搞教育,还是来搞政权?”两人相视片刻,只听成仿吾吐出四个字:“还是教育。”这简单的回答,为他此后近四十年的方向钉下了钉子。



别看他说得笃定,站在那个节骨眼上,教育和政权并非两条平行线。延安正筹划新政权框架,干部奇缺;而同时,抗战留下的百废要兴更离不开师资。毛主席当场点名,足见对成仿吾治学底子的信任。也正因为这句问答,后来东北师大、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台才有了一位白发老者的背影。

追溯他的路,方向并非一开始就写在地图上。成仿吾出生在湖南新化,祖父清朝做过知府,家里书柜摆满四书五经。13岁东渡,他带着一本《造兵学导论》上了东京帝国大学,却被郭沫若、郁达夫拉去听文学沙龙,工科课往往靠借笔记应付。有人问他为何改口味,他笑说:“枪炮是钢铁身体,文字才是灵魂。”

1921年春,归国的船在吴淞口抛锚,他先赴长沙兵工厂干技术,却忍不住把工棚里的木箱当讲台,给工友朗读泰戈尔。郭沫若在上海忙着筹办创造社,来信一句“缺人排字”,成仿吾扛着行李就赶到南昌路印刷厂,从此与《创造季刊》《洪水》等刊物打了几年交道——白天校样,夜里写诗评。



北伐前夕,他奉黄埔军校之托带五万元赴沪采购物资,刚下火车就被潘汉年拉去喝咖啡。“经费紧,能不能挪点?”潘汉年压低声音。成仿吾抿口凉水:“留下生活费,其余你拿去。”一次慷慨,直接把他推向更激进的道路。1928年,他辗转巴黎入党,随后在柏林主编《赤光》,用油墨和铅字同国民党宣传战。

他不多话是出了名的。旅德时,廖承志回忆:俩人一上午对坐,空气仿佛凝固。临近中饭,廖才忍不住:“出去吃点?”成仿吾只回“好”。沉默不妨碍效率,《赤光》一期又一期寄往国内,被视为“空运来的夜明灯”。



1931年被派回上海,任务是恢复联系、筹办学校。身染疟疾的他靠一支竹竿撑进鄂豫皖苏区,又靠一头驴拼命冲出包围。到上海却扑空,中共中央已转移瑞金。无奈之际他找到鲁迅,两人握手言谈不足十分钟,一条秘密线路当晚开通。鲁迅的直爽与成仿吾的寡言,竟意外合拍。

随后瑞金、长征,故事就更硬核。成仿吾背着一件算命先生的长褂,把书碗鞋袜统统塞里头。贵州打土豪得来的牛皮鞋在泥里拔不出,急得他脱鞋赤足小跑。夜行军走岔路,差点钻进敌碉堡,董必武第二天替他解释:“不是立场问题,是近视眼。”队伍哄笑,成仿吾红了脸,仍低头整理那只破褂。



1937年到延安,他先当党校教务主任,很快挑起陕北公学大梁。教学条件苦,记分板是旧门板改的,粉笔靠烧石膏自制。课堂上,他最常挂在嘴边一句:“书要读,但脚也得沾土。”学生里后来出了省长、将军,也出了不少中学教员。

华北联大时期,他把课堂搬到窑洞、搬到战壕,提出“移动大学”概念:学校在哪里,前线就有文化灯火。1948年华北大学成立,他任副校长,仍天天泡图书馆整理教材。有人劝他少操心,他摇头:“教材今天不编好,明天就是误人子弟。”



新中国成立后,轮流掌舵东北师大、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他主张“大教室、小讨论”,批评照本宣科,常拍桌提醒青年教师:“板书不是抄课本,得抄脑子。”1958年国庆,他在人民大学露天操场看着两千名学生行列训练,边走边比划,琢磨如何把军事训练与爱国卫生课揉在一起。

1978年春,人民大复校,他拄着拐杖回到西土城路旧址,一眼认出当年自己亲手种的玉兰。他让管理员把教室门窗全打开,说要先闻闻粉笔味。那年,他已八十一岁。

1984年5月12日清晨,北京医院安静得只能听见心电仪滴答。成仿吾合上眼前,把一生交给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档案里保存着他亲笔写的《课程与革命关系提要》,扉页只有一句话:“有政权而无教育,终究坐不稳;有教育而无政权,终究站不直。”八个字之差,却支撑了他半个世纪的选择。



现在再翻出那本《造兵学导论》,许多页脚写满批注:红笔注战争,蓝笔注学校。成仿吾用一生证明,战火可以摧毁一切,却摧毁不了课堂上那支粉笔的韧劲。

2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央视直播国足对阵韩国,首发阵容曝光

央视直播国足对阵韩国,首发阵容曝光

徐慍解说
2025-11-15 09:43:10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荒诞!诈骗2.7万亿的恶魔佘智江,居然是我们媒体口里的慈善家

公子麦少
2025-11-13 20:42:17
“吃饭七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52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3点

“吃饭七分饱”被推翻了?医生:过了52岁,吃饭尽量要做到这3点

小舟谈历史
2025-10-11 09:14:24
商丘市长摆向阳履新河南省民宗委党组书记、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商丘市长摆向阳履新河南省民宗委党组书记、省委统战部副部长

澎湃新闻
2025-11-15 18:22:28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当菲律宾网友质疑中国“只亮剑不拔剑”,加拿大网友:中国不拔剑,非不敢而是不值

雨先森观察
2025-10-20 04:11:07
伊能静参加上海艺术展,无修图下嘴角下垂,一看就是50+的老太太

伊能静参加上海艺术展,无修图下嘴角下垂,一看就是50+的老太太

小娱乐悠悠
2025-11-15 10:44:32
4周实现100%清除肿瘤!国研GC101疗法重击脑瘤、肺癌、黑色素瘤等

4周实现100%清除肿瘤!国研GC101疗法重击脑瘤、肺癌、黑色素瘤等

无癌家园i
2025-11-14 16:52:29
小米之“惑”

小米之“惑”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31:06
中国向全球郑重通告,对日反击已划下红线,越线必遭迎头痛击

中国向全球郑重通告,对日反击已划下红线,越线必遭迎头痛击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4 05:38:40
“除了鬼,什么都见过了!”陪读妈妈开始“污名化”,太毁三观!

“除了鬼,什么都见过了!”陪读妈妈开始“污名化”,太毁三观!

知晓科普
2025-11-04 09:48:54
计划有变!神舟22飞船即将无人发射,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计划有变!神舟22飞船即将无人发射,中国空间站到底发生了什么

军机Talk
2025-11-15 10:28:45
试播6集被叫停,30年前这部神剧,说透了中国三代人的命运

试播6集被叫停,30年前这部神剧,说透了中国三代人的命运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0-30 11:33:32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明月清风阁
2025-11-14 15:20:03
9比0才能晋级!最惨冠军诞生,连续三届跌入附加赛,世界杯又难了

9比0才能晋级!最惨冠军诞生,连续三届跌入附加赛,世界杯又难了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5 15:35:18
11月14日俄乌:公正的回应

11月14日俄乌:公正的回应

山河路口
2025-11-14 18:51:04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趣史微视频
2025-11-15 19:05:04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难怪高市搞事,原来中国历史上最大的错误就是:总习惯性低估日本

近史博览
2025-11-15 17:57:41
退役后务农,哈姆西克:和妻子养了29只鸡,鸡蛋多得吃不完

退役后务农,哈姆西克:和妻子养了29只鸡,鸡蛋多得吃不完

懂球帝
2025-11-15 16:00:09
江苏这个“默默无闻”的医院,凭啥让全国各地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江苏这个“默默无闻”的医院,凭啥让全国各地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刘哥谈体育
2025-11-15 11:21:22
朱雨玲:如果能推荐好的俱乐部,乒超联赛一定是我的首选

朱雨玲:如果能推荐好的俱乐部,乒超联赛一定是我的首选

懂球帝
2025-11-15 14:02:03
2025-11-15 19:48:49
历史甄有趣
历史甄有趣
发掘历史,知史明志,以史为鉴
249文章数 1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头条要闻

山西"狗咬人被摔死"案狗主家10人进院 喊"弄死你全家"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限时10.59万起 新款星海S9将11月19日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本地
健康
公开课

艺术要闻

侍卫官吐露:蒋介石的最后岁月

亲子要闻

孕妇饿了要立即吃东西吗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