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医保”骗局!知名药店联手企业造假,600万医保被刷走
很多人脑海里可能都有个模模糊糊的概念,觉得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就是自己的“零花钱”,反正每月都会划入,不用白不用。
这种观念,恰好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了一场侵蚀全民“救命钱”的系统性风暴的开端。这不仅仅是对规则的戏耍,更是对我们社会保障体系信任的一次猛烈撞击。
我们的医保真的还是我们自己的钱吗?
![]()
这一切乱象的源头,深藏在生产车间里。一些企业发现了一条能“点石成金”的捷径,他们施展的,是一种精心设计的商业“炼金术”。核心动机再简单不过:巨大的经济利益。
他们瞄准了第一类医疗器械备案流程中存在的空子。这类器械备案门槛相对宽松,通常无需经过严苛复杂的临床试验。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概念偷换”开始了。
日常的牙刷,摇身一变成了“牙科用毛刷”。普通的牙线,被冠以“牙科洁治器”的专业名号。我们夏天常用的防晒冰袖,居然能被备案为“医用隔离垫”。
![]()
这些产品一旦贴上“医用”或“医疗器械”的标签,就仿佛完成了镀金,身价倍增。更关键的是,它们获得了进入医保支付渠道的“入场券”。比如湖南的某生物科技公司,就靠着这手操作,将普通护肤品包装成“医用”产品送进药店。
河南的某有限公司更是将此道玩得风生水起,直接与国内头部的连锁药店签订了价值高达9000万元的供货合同,产品铺进了近两万家门店。这些被“改造”的日用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涌向全国各地的医保定点药店。
![]()
如果说生产企业是骗局的发起者,那么遍布街头的连锁药店,则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二传手”角色。他们本该是医保基金的“守门人”,却在利益面前选择了集体“失明”,甚至主动开门揖盗。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答案藏在利润表里。相比利润微薄的常规药品,这些“伪装”的日用品利润空间要大得多。同时,这些能刷医保卡的“新奇特”商品,也成了吸引顾客上门的法宝,能有效带动店内其他商品的销售,简直是一举两得的引流利器。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令人错愕的画面: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知名连锁药店,不仅不阻止这种违规行为,反而主动将这些商品摆在显眼位置,热情地向顾客推荐。
![]()
在成都的一家药店里,当顾客拿着美瞳去结算时,收银系统里对应的收费项目编码竟然是一串不合规的“000”。漏洞和默许,已经昭然若揭。而处在这条利益链末端的消费者,在各种“薅羊毛攻略”的怂恿下,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数据显示,在某些药店里,,某时代公司的产品,有大约六成的销售额都是通过医保卡结算的。仅在甘肃的单一渠道,这家公司每年就能套取约600万元的医保基金。企业、药店、部分消费者,三方共同构成了一个蚕食公共利益的闭环。
医保基金,从来就不是某个人的私人财产。它是我们每个人和国家财政共同投入,为全国近14亿人织就的一张健康安全网。它是我们在面对疾病时,能够有底气走进医院的“救命钱”。相关法律早已划下红线,医保基金只能用于支付医疗相关的费用。
![]()
当这笔钱被用来购买面膜和防晒袖套时,受到损害的绝不仅仅是账面上的一个数字。它首先破坏了医保制度互助共济的公平原则。你为买一盒面膜刷掉的几十块,可能正是某个重病患者急需的救命钱的一部分。
这种行为正无声无息地侵蚀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医疗保障。长此以往,基金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少,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所有人都将为此买单——未来的医保缴费标准可能会上涨,或者保障的待遇会缩水。这种将公共成本转嫁给全社会的行为,无疑是在透支我们共同的未来。
![]()
同时它还在腐蚀着整个行业的生态。当企业发现“钻空子”比搞研发更赚钱,当药店的核心业务从药学服务转向日用百货,专业精神和行业信誉都将被弃之如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最终受害的还是每一个需要专业医疗服务的普通人。
而对于那些抱着“不刷白不刷”心态的个人,这种行为也并非没有代价。一旦被查实,轻则医保账户被冻结,影响未来的医保待遇。重则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
面对如此猖獗的系统性骗保行为,监管的重拳已经挥下。各地医保部门纷纷加大查处力度,一场“亡羊补牢”的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展开。
![]()
法律的威慑力是第一道防线。江西某家药店,因违规套取两万余元医保基金,最终被处以退回款项、并加罚四万余元的处罚。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骗保行为,等待他们的将是刑事责任的追究。高压打击之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更重要的是,监管正在从被动查处转向主动防御。技术的力量被充分运用起来,天津的检察机关就利用大数据模型进行筛查,从海量数据中精准揪出了违规线索,成功追回了高达3.15亿元的医保基金。刷脸支付、药品追溯等新技术的推广,也在不断堵住执行层面的漏洞。
![]()
当然治本之策还在于源头治理。市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加强对医疗器械备案的审核,努力收紧那个被钻了空子的“程序后门”。同时监管部门也在加速细化医保目录,让耗材与日用品的界限更加清晰,不给任何人留下模糊操作的空间。
一场全民参与的社会共治也已拉开序幕。多地设立了举报渠道,并对举报人给予高额奖励,鼓励社会力量共同监督。网络平台上泛滥的违规“薅羊毛攻略”,也开始被集中清理。只有当监管、技术和社会监督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为医保基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医保基金的安全,从来都不只是监管部门一家的责任,它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休戚相关。从生产线上的一念之差,到药店柜台前的一次推销,再到我们消费者刷卡时的一时贪念,每一个环节的失守,都在为这张社会安全网撕开一个口子。
![]()
今天我们为一把牙刷、一盒面膜透支的“小便宜”,损害的可能就是明天我们自己和家人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医保基金就像一口维系我们所有人健康的“公共水井”,只有全社会共同维护,守住职业的、法律的、更是道德的底线,这口井里的水,才能永不枯竭,永远清澈。
![]()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