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埃安真正需要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我审视。
广汽埃安11月的日程格外紧凑。
月初刚在北京拉开用户节帷幕,仅隔一天便宣布首款增程SUV开启预售;一周后的9号,与京东、宁德时代联合推出的首款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正式上市。
从时间推进的节奏来看,埃安显露出急切之势。
为什么这么急?
最新销售数据显示,10月份在新能源队伍中,除了埃安和理想环比同比双下滑、极氪同比下滑外,其余品牌10月销量都增长。其中埃安销量为2.7万辆,环比下滑7.2%,同比下滑32.6%。
这已经是自今年5月份以来,埃安连续销量下滑的第6个月。截至今年10月,埃安在各厂商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中跌至第16位。
![]()
竞争对手都在往前跑,埃安却掉了队,似乎着急也在情理之中。
动作频频是自救还是“病急乱投医”
埃安品牌身上始终带有鲜明的网约车标签。自创立初期,为快速打开市场,埃安推出AION S等车型,凭借长续航、低维护成本、高可靠性的特性,精准契合网约车场景需求,并借助如祺出行平台的规模化采购,迅速在市场中占据较高份额。
这种模式虽助力埃安登顶新能源销量冠军,却也让品牌形象深度与网约车绑定,难以匹配C端用户需求。为此,埃安持续尝试转型突围“自救”。
首先,埃安推出“三龙”产品矩阵——AION V(霸王龙)、埃安RT(迅猛龙)、埃安UT(鹦鹉龙),覆盖7万-15万元主流市场,试图将B端验证的可靠性与C端偏好的舒适性、科技感结合,推动C端市场拓展。但从实际表现看,这三款车型市场反响与销量均未形成显著声量。
![]()
另一面,发力高端品牌昊铂,试图打造“双品牌”战略共同助力销量。但双品牌运营效果未达预期。今年1月,昊铂从埃安子品牌升级为广汽集团独立自主品牌,与埃安、传祺并列成为广汽三大自主板块,定位高于埃安。
除此之外,今年6月,广汽集团宣布将埃安的B端业务单独孵化为新品牌,旨在与C端业务形成区隔,扭转因过度依赖B端市场导致的品牌形象弱化及销量下滑问题。
新B端品牌的后续规划尚未清晰,埃安先开始了产品攻势。
11月3日,广汽埃安i60,正式开启预售。该车推出了纯电和增程两个版本,被视为埃安正式进军增程式市场。据悉,埃安i60搭载广汽最新的星源增程技术,官方称将有效解决增程车的亏电油耗高、加速慢、噪音大等痛点。值得注意的是,增程大SUV市场已是一片红海,i60想要脱颖而出,并非易事。
![]()
增程式赛道的布局热度尚未消退,11月9日,广汽集团联合京东、宁德时代共同推出的埃安UT super正式上市。这款新车以"10万级换电+500km续航"的创新组合,搭配京东独家销售渠道模式,迅速引发行业与市场关注。
不过,质疑声亦随之而起。有业内人士直言,此举更像是"病急乱投医"——埃安一面试图扭转外界对其"网约车品牌"的固有印象,另一面却推出主打换电模式的10万级车型。值得推敲的是,其自身换电服务网络尚不完善,需高度依赖宁德时代支持,这样的产品定位,怎么看都更贴近B端市场需求。
杨龙重塑埃安,有戏?
埃安当前的发展受阻,表象是缺乏现象级爆款产品,深层则源于产品定义精准度、技术转化效率、品牌运营能力等体系化支撑的滞后。这或许不仅暴露了埃安单一品牌的销量疲软,更折射出广汽集团在整体转型进程中面临的系统性挑战。
近日,广汽集团披露2025年三季报,净亏损17.74亿元,同比多亏3.77亿元,创上市以来亏损最高的三季报纪录。
![]()
与此同时广汽也喊出“备战时刻”,并在内部开启深度改革。埃安高层人事变动也随之频发,今年9月份原广汽三菱负责人杨龙接替肖勇,出任埃安副总经理兼埃安营销本部负责人。
![]()
回顾杨龙的职业生涯,其在营销与管理领域积淀了深厚经验,尤其在合资车企市场运营、战略统筹及渠道建设方面表现突出。
他的职业起点始于被视作传统汽车行业“黄埔军校”的广汽本田汽车销售部。早期深耕销售一线的经历,为他打下了扎实的市场运营基础,也让他系统掌握了合资车企的核心业务逻辑。2013年前后,杨龙调入广汽三菱,开启管理职能转型,先后担任总经理办公室副部长、副主任,重点聚焦公司战略协同与内部管理体系优化,逐步从业务执行者向组织管理者过渡。
2016年他先是被任命为三菱汽车销售(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全面扛起三菱在华进口车业务整合与销售战略制定的重任;同年11月,他又出任广汽三菱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统筹国产与进口车型的销售体系搭建及渠道拓展,其营销管理能力在这一阶段得到充分验证。
从杨龙的职业履历与能力特质综合分析,他或许是埃安当前发展阶段最适配的管理人选,主要基于三方面考量:其一,埃安刚完成B品牌战略布局,后续的产品矩阵规划、品牌定位校准等关键课题亟需系统推进,而这类需要全局统筹的业务攻坚恰能发挥其经验优势;其二,杨龙履新后迅速将用户运营置于核心位置——埃安近期启动的用户节便已释放明确信号,这与品牌向上阶段强化用户粘性的需求高度契合;其三,尽管埃安已构建起扎实的核心技术壁垒,但在技术整合落地效率与全链条成本管控上仍存提升空间,而杨龙在跨部门资源协同、成本优化方面的实战能力,或将有效补足这一短板。
但需要警惕的是,真正的战时变革,不应是盲目推出新品或跨界合作,而是自上而下重构体系。或许,埃安真正需要的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自我审视,才能找准定位发力出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