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城市能力指数报告》,共24页。该报告系统评估了中国城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的综合能力,从政策措施、财富储备、服务体系、社会环境、银发经济等多个维度出发,揭示了各城市在养老服务、社会保障、老年友好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进展与差距,为政策制定和市场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城市能力指数体系构建
- 指标体系:涵盖49个指标,归并相关性强的指标,注重政策执行实效,新增政策导向指标。
- 评估维度:包括政策措施、财富储备、服务体系、社会环境、银发经济等七大领域。
二、城市表现分类
- 综合引领型城市
- 领跑级(20城):北京、上海、青岛、成都、重庆、杭州等。
- 优秀级(20城)
- 良好级(20城)
- 专项引领型城市
- 政策措施:北京、枣庄、济宁等
- 财富储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
- 服务体系:青岛、烟台、济南、成都等
- 社会环境:上海、重庆、长沙、北京等
- 银发经济:上海、北京、杭州、深圳等
- 进步较快城市:洛阳、南阳、苏州、宜春等20城,能力指数平均提升13.4%。
三、区域发展态势
- 东部地区:整体领先,银发经济指数为全国平均的1.6倍。
- 中部地区:提升最快,多项指数高于全国平均。
- 西部与东北地区:持续提升,财富储备、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良好。
四、政策与服务进展
- 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实现337个城市全覆盖。
- “三顶补贴”覆盖:惠及4949万老年人。
- 医养结合与长期护理保险:机构达8400个,参保人数近1.9亿。
- 硬件建设:新建小区配建养老设施超90%,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5.7%。
五、银发经济发展
- 传统业态:养老机构数量与床位数双增长。
- 新兴业态:智慧养老、适老化改造、旅居养老等快速发展。
- 未来业态:抗衰老、脑机接口、人形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开始示范应用。
报告总结与启示
本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整体能力稳步提升,政策落地成效显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银发经济正成为新的增长点。东部城市在综合能力和银发经济发展上领先,中西部城市进步明显,体现出全国范围内的积极应对态势。
未来应继续强化政策协同与区域均衡,推动养老服务从“有”向“优”转变,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科技赋能养老产业,构建更加包容、智能、可持续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只有政府、市场与社会共同发力,才能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
报告节选
![]()
![]()
![]()
![]()
![]()
![]()
![]()
![]()
![]()
![]()
![]()
![]()
![]()
![]()
![]()
![]()
![]()
完整报告获取:三个皮匠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