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创新抢占市场,继续创新巩固优势,是2025年学习机市场的鲜明特点。
洛图科技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学习平板市场全渠道销量180.6万台,同比增长3.5%。
以学而思为代表的教育企业,在2024年全面超越传统电教和科技企业,占据学习机市场绝对份额。优质内容是教育公司后来居上的核心竞争力。
但进入2025年,教育企业并未止步于供给优质内容,而是深度探索AI老师,这是比优质内容更高的壁垒。
这不由引人深思:人们普遍认为,AI老师还无法替代真人老师,究竟是什么样的关键突破,让教育公司有底气走出内容的舒适区?
走出舒适区,挺进未知区
优质内容,是教育公司切入学习机市场的降维打击。
以学而思学习机为例,内置课程总量达1600万分钟,上市至今新增了400万分钟的课程、85万套真题和7亿道题目,构建起庞大的知识资源库。学而思还独家合作小托福考试,引入RAZ、5·3权威教育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学习服务。
优质内容是一道强壁垒,只有拥有雄厚教研实力的教育企业,才能系统、全面、迅速对接新课标更新内容,才能面向不同学业水平的用户供给分层、适切的内容。
同样重要的是,好内容的背后是好品牌。比如,观看学而思学习机中的视频课,其实就是在听一堂已有二十多年口碑的学而思名师课。
但为什么教育企业要把学习机从优质内容的舒适区拉进AI老师的未知区?
首先是因为,交互和指导,而非单向输出是学生自学场景的深度需求。试想一下,当用户看不懂学习机内置的解题视频,或在看课程时有发散性思考时,学习机如何给出进一步指导?
引入真人服务是一种思路,但需要多少真人老师才能覆盖数以千万计的学习机用户?况且真人老师之间的水平差异极大。
也就是说,真人服务永远受限于“不可能三角”,无法同时做到个性化、高质量、大规模。AI老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深度服务形式。
其次是因为,好内容与好AI不是割裂的,好内容必然发展出好AI。用户使用学习机中的内容时,会沉淀下海量数据,不仅包括文字、图片等显性数据,还包括思考过程、作答习惯等隐性数据。
由此,沉淀了学情数据的好内容成为高质量数据集,进而开发出高水平思维链,共同构成AI老师的“血肉”和“骨干”。
1.0向3.0迭代,多能力组合闭环
大语言模型有了深度推理能力,是AI老师诞生的技术基础。
AI老师的发展阶段可以类比从L1向L5进阶的自动驾驶。在2025云栖大会上,好未来CTO田密指出,目前学而思学习机AI老师已初步具备L3级别的能力。
![]()
L2阶段的AI老师,是一个个独立的模块。“L2 是‘能干活的助手’——比如帮老师批改、帮学生找题、播放讲解视频。在这个阶段,AI能完成任务,但谈不上真正的教学。” 田密说。
L3阶段的AI老师,则是多种能力的组合。不仅能讲题,还能将复杂问题拆解成多个步骤,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实时批改。
“L3 要做的,是把能力组合成一个闭环,真正扮演老师的角色。”田密说。
L3阶段的AI老师有一个典型代表——学而思学习机的小思3.0。
2023年11月,小思1.0正式诞生。这一阶段的小思,实际上是一个语音助手,借助基座大模型,接入自研的儿童百科RAG,提供专业、安全、有启发性的学习支持。
2024年5月,小思迎来2.0版本,基于大模型Agent技术,构建了智能理解与决策能力,还配备了记忆系统、情感系统等“新基建”。
今年5月,小思3.0&AI 1对1版本正式亮相,它的交互体验像真人一样自然,已经能够实现特定场景下低延迟、多模态、沉浸式、深度个性化教学。
![]()
小思3.0能够对题目进行分步骤讲解,通过题干划线分析帮助用户建立良好的读题习惯。在讲解过程中,它采用苏格拉底式的讲题方式,引导用户自主书写解题步骤,并实时识别批改。
今年8月,小思AI1对1顺利通过中国信通院组织的教育智能体评估,并获得最高的4+级评级。
多模态理解,跨屏幕输出
问题又来了:即便是L5阶段的AI老师,也无法替代真人老师,如今只是一条腿迈入L3阶段的AI老师,有何用武之地?
这其实是对技术迭代的误解,科技界一方面在矢志不渝地追求AGI,但另一方面是用工程化方法渐进式地实现AGI。
具体到L3阶段的AI老师,它的核心是“软硬一体”,即它是内嵌于学习机中的AI老师,而非一个虚渺的超级智能体。
“软硬一体”,就意味着它有精准的应用场景和功能目标,即面向用户做题自学这个高频场景,目标是替代孩子书桌旁边的辅导老师。
因此, L3阶段的AI老师要具备三大核心特征:沉浸式、多模态和深度个性化。
还以小思3.0为例,如何区别于一般智能体创新性实现沉浸式?学而思学习机内置的小思3.0,不是在屏上——这样当黑屏或页面切换时就无法做到随时调用——而是在摄像头上,用户只要用手拍一拍就能唤醒。
“小思由屏内非常驻变为硬件上常驻,可以更好承接全局copilot角色,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便捷唤醒小思。” 学而思学习机小思产品部负责人伊丽君说。
今年以来,随着智驾和机器人的火爆,视觉语言动作多模态模型(VLA,Vision-Language-Action)引发热烈讨论,其统一了先前分离的三个领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人控制。比如,有了VLA模型,智驾车辆就能够理解“走风景优美的路线”或“避开施工区”等指令。
随着搭载了小思3.0的学而思T系列学习机的发布,教育硬件也首次进入多模态时代。用户在和小思交互时,可以指着屏幕下的题目问小思:“这道题考察什么知识点?”
学习机为何要实现多模态?这与实现深度个性化辅导密不可分。
学生在自学场景中是离不开纸笔练习的,有了多模态能力,AI老师就能与用户“纸屏互动”。孩子在纸上答题,小思在屏上引导和监督,孩子每写出一步作答,小思都能迅速识别并作出判断,如果孩子的某一步出错,小思会生成这一步的正确解析和下一步的讲解。就像是真人老师坐在书桌旁边,1对1指导孩子。
![]()
“孩子在纸上作答的同时,机器要去实时判断,这在技术上难度很高,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交互,其实大模型在后台进行了复杂的计算,”学而思学习机产品负责人李通说,“而且没有现成的通用解决方案,必须由掌握高质量数据、具备高水平研发实力的公司自研。”
学习机市场未来的竞争,将是AI的竞争。一款出色的产品,既要提供好资源,又提供好的解决方案。
“那么多好的内容交到孩子手中,如何使用这些内容?这时就需要一个解决方案。所以,AI老师的功能就是告诉孩子用什么路径去学习这些内容,这将是一个核心竞争力。”李通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