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美国的长臂管辖,荷兰政府悍然动用一项诞生于冷战时期的战时物资管理法,对中企闻泰科技百分百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进行了无耻掠夺。然而,当身为始作俑者的美国,都通过元首会晤的方式暂缓实施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来换取美国企业的利益不会受到进一步损失时,身为马前卒的荷兰却选择硬刚到底。
据美媒彭博社发布的消息,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在11月5日晚发布的一份声明中,扬言因“中国子公司拒绝支付晶圆货款,荷兰总部已暂停向中国工厂供货”。声明还试图甩锅卸责,称“中国的实体已不再按照既定的公司治理框架运作,并且无视全球管理层的指示。”同时还“提醒”全球合作伙伴,安世中国工厂生产的产品因为缺乏所谓的“透明度和监管”,无法保证其质量是否符合标准。作为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早就预判到会出现这样颠倒黑白的剧情,抢在安世荷兰发布这份无耻声明之前披露了真实情况。安世(中国)在11月2日发布的一封致客户信中明确指出,安世(荷兰)的指控完全是子虚乌有,是对安世中方管理层的恶意抹黑。
![]()
反倒是安世(荷兰)至今还拖欠东莞封测工厂高达10亿元人民币的货款。安世(中国)进一步表示,已启动多套应急预案,加快对新晶圆产能的验证,确保从2026年起“无缝衔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看得出来,安世(中国)对于荷兰总部这种釜底抽薪的做法已经做好了提前规划。事实上,我方在这场博弈中的胜算是超出外界预料的。表面上看,安世的供应链是德国、英国的晶圆厂供货给中国封测厂,完成封装之后再提供给客户,掐住了源头的安世(荷兰)似乎是稳操胜券,但问题恰恰出在晶圆上。
由于安世半导体的核心产品是功率器件、分立器件等汽车电子零部件,根本不需要尖端的纳米工艺,因此安世中国不会被卡脖子。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今年前8个月里,向全世界出口了2330亿块基于成熟制程制造出来的芯片。简单来说,全世界每3块成熟芯片中,就有1块是带着“中国制造”血统。不仅如此,身为安世半导体母公司的闻泰科技,在2020年完成对安世的100%控股之后,就开始着手在中国本土进行产能布局。
![]()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闻泰科技已经在上海投资120亿元,建设一座用来生产12英寸晶圆的工厂。新工厂未来一旦投产,其产能将是安世半导体目前在德国、英国两座晶圆厂的总和,甚至是更高。再加上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是100%控股,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侵权,荷兰政府想靠一纸法令就掠夺中企资产的如意算盘,从一开始就敲错了。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场“安世之乱”中,技术并不是影响胜负走向的决定性因素。
安世半导体的真正价值并不是所谓的技术积累,而是在过去几十年经营过程中积攒下来的销售渠道。但安世半导体在被闻泰科技收购之后,能在短短几年里起死回生,靠的不是原有的欧洲客户,而是搭上了“中国电车出海潮”的顺风车。换言之,即便荷兰政府抢走安世半导体在欧洲的部分供应链和销售渠道,也不过是回到了被闻泰科技收购之前的局面,而彼时的安世半导体,就是因为缺少资金而满世界的寻找新东家。
![]()
但此时的闻泰科技不仅打开了国内的渠道,同时还掌握着供应链和专利,这意味着荷兰不仅将自己排除在中国供应链之外,还给自己找了一个最强的竞争对手。假以时日,完全打通了国内供应链的闻泰科技,势必会在欧洲开辟新的战线。这就意味着,这场硬碰硬的较量,最终荷兰方面注定会失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