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近日,财政部调研小组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有力有效。未来将“建立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严格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完善地方专项债券管理制度,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为经济行稳致远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显示,上半年安排2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各地已发行相关置换债券1.8万亿元,完成2025年额度的90%,置换后债务平均利息成本降低2.5个百分点以上。
《报告》认为,“一石多鸟”效应正在加快显现,既提高了地方债务透明度,有利于加强债务统一管理,又大幅减轻地方还本付息压力,给地方腾出更多资金资源和政策空间,撬动解开地方债链条,促进畅通微观经济循环。
一些城投公司负责人认为,随着融资平台加快转型,也有效改善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增强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意愿和能力。
《报告》要求,要强化预算约束,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持续加强预算管理,督促地方依法合规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对未纳入预算安排的政府支出事项和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坚决堵住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的途径。同时,严格落实政府举债终身问责制和债务问题倒查机制,建立隐性债务问责闭环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审计、审核、核查、检查、调研、督导等方式,完善新增隐性债务发现和线索收集,对新增隐性债务和不实化债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终身问责、倒查责任。
(编辑:李晖 审核:何莎莎 校对:翟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