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剑勇
生成式AI时代,各界利用大模型所带来的变革能力,加速数字化升级。尤其DeepSeek开源与卓越的性能,带动国内AI产业快速发展,让更多企业通过低成本部署AI应用,端侧的智能设备,也纷纷搭载大模型服务,加速千行百业数字化进程。
![]()
端侧智能驱动,中科创达的物联网业务成倍增长
AI大模型趋势背景下,物联网行业景气度呈现复苏态势,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科创达由此也摆脱了此前两年的低谷期,业绩得到改善,并呈现健康增长态势。
2025年前三季度,中科创达营收为51.47亿元,同比增长39%,净利润为2.29亿元,同比增长50.72%。其三大业务板块中,物联网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物联网业务快速起量。
经过多年的布局, 中科创达的物联网业务已经形成行业手持终端设备、智能视觉与边缘计算、智能会议系统、机器人、AIPC、可穿戴(AI 眼镜、音箱、手表等细分品类)等垂直品类与场景。
比如, 多样化手持终端设备,是面向企业级移动通信的终端设备, 已经覆盖零售、物流、金融、工业和医疗等多个垂直领域。通过深度定制移动通信产品,包括行业PDA、平板、工业穿戴等,提供软硬件一体化的整机解决方案,成为公司AIoT平台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另外,包括一些端侧智能融合创新的品类,比如AI视频会议系统、AI可穿戴产品系列(包括 AI眼镜)等,也是推动AIoT平台发展的推动力。以AI眼镜为例, 中科创达面向全球市场推出基于高通Wear 5100+MCU打造的TurboX AI眼镜。在AI能力上,中科创达的端侧算法实现毫秒级响应,结合AI语音识别、图像增强等功能,覆盖日程管理、健康分析等多元场景。
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融合带来端侧智能新场景,新机会,中科创达的智能物联网业务紧密把握端侧智能的机遇。其中上半年来自智能物联网业务营收为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
随着本地部署门槛降低,将极大推动在本地设备、边缘计算上部署强大AI模型的可能性,以及伴随着模型变小变强,AI能力嵌入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智能硬件(手机、汽车、智能硬件等)中变得更加可行和普遍,从而带来丰富的嵌入式应用场景。
围绕物联网领域,中科创达声称,将充分发挥在通信、感知、连接,计算,智能与系统等全方位的深度整合,打造围绕AI+软件+计算架构+智能硬件的端侧智能。
智能汽车增速放,中科创达AIOS操作系统构筑生态壁垒
与此同时,与端侧智能所带来的物联网发展同样的道理,中科创达的业务受益于整个AI产业及端侧智能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会。
其中,智能汽车作为重要端侧智能,中科创达通过整车操作系统-“滴水AIOS”,将座舱、智驾、舱驾融合等全部打通,成为该公司汽车智能化的核心系统中枢。同时,AIOS采用“数据-模型-系统-应用”四层全栈式技术架构,构建起完整的智能生态闭环。
目前,中科创达重点投入是围绕AIOS为核心的产品和相关的解决方案,通过AIOS融合座舱、智能驾驶、舱驾融合等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在智驾领域,与高通、立讯精密成立的合资公司畅行智驾已经有多款智能汽车域控器产品发布; 和地平线成立的合资公司,双方聚焦智能驾驶赛道,共同致力于为智能汽车产业变革提供核心技术基础设施和开放繁荣的软件开发生态。在智能座舱领域, 也分别与AMD、英特尔展开战略合作, 携手构建下一代全3D智能座舱平台。
整体来说,中科创达智能汽车业务的重点是积极拓展并保障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平台平稳过渡的同时,全力拓展全球化业务,并全力推进整车操作系统的前瞻战略布局,从而将智能汽车业务推向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遗憾的是,受汽车厂商验收周期加长、部分厂商车型出货不及预期影响,智能汽车业务增速暂时有所放缓。上半年智能汽车业务营收11.89亿元,同比增长7.85%。
最后
AI产业和端侧智能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中科创达沿着“操作系统+端侧智能”的战略方向,确保在整车操作系统、工业机器人、端侧智能的创新业务方向上的战略投入,实现产品和技术突破,尤其随着端侧智能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业务也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将成为业务持久发展的增长动力。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AI大模型、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