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共识到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全球宣言与中国实践

0
分享至

配发视频: 张旻教授采访视频

https://pan.bAIdu.com/s/19eT14z1oTpdkaF4KXXY7qg?pwd=A263

随着冬季来临,呼吸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气温骤变、空气污染等因素叠加,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病,COPD)与哮喘等疾病的急性加重风险显著上升,防治工作尤为关键。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医疗领域的创新成果引人瞩目,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防控的诊疗进展与管理模式也成为了各方聚焦的热点议题。

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科学委员会委员、世界卫生组织(WHO)慢性气道疾病哮喘指南专家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旻教授在本次进博会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以哮喘为例,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哮喘治疗目标也在不断提升。《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新增了"临床治愈"的概念,创新方案的临床应用正在让这一目标成为可能。

此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环境与慢性气道疾病负责人联合五位全球呼吸领域知名专家举行政策对话,围绕《联合国非传染性疾病政治宣言》发布后政策如何转化为实践展开热烈讨论。学者一致认为,应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关键在于早筛早诊、规范治疗与风险源头控制。提升药物可及性、强化公众健康意识、加速创新疗法普及,是减轻疾病负担的有效路径。张旻教授强调:"如果各国在早诊、全面评估、精准治疗以及烟草和环境治理等主要疾病风险因素上采取积极防控行动,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大部分呼吸疾病的负担。"

防治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国方案"不断升级

近年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带来的健康威胁与经济负担日益加剧,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核心挑战。2025年,联合国第一份《非传染性疾病与心理健康政治宣言》文本首次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列为全球健康优先议题,并即将提交联合国大会投票批准,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呼吸健康的重视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中国,防治行动早已稳步实施,2024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将70岁及以下人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降至8.1/10万及以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7《关于印发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的通知》。实施方案从健康教育、风险控制、早期筛查、基层能力建设到长期管理,全面构建起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防治体系,既注重公众健康意识的提升,也强化基层医疗机构的早筛与随访能力。

"无论是哮喘还是慢阻肺病,都离不开患者长期的'自我管理'。"张旻教授表示,在呼吁公众成为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建立"自我管理"主动性的同时,还要善于利用新技术促进自我管理习惯的形成,例如引入AI技术、可穿戴设备等,帮助患者了解身体的需求和变化,有效提升自我管理。

此外,通过医防融合、医保支持、提升药物可及性和推动保险创新等机制,"中国方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制度"组合拳"的合力,正推动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从"分段式管理"迈向"系统性治理"。

长期以来,我国逐渐构建起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防治体系,从健康教育、风险控制、早期筛查、基层能力建设到长期管理,并着力完善医保支持与药物可及性,推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水平提升。

守护居民呼吸系统健康,"中国实践"提供借鉴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呼吸健康防治工作已取得显著进展。张旻教授介绍,以吸烟这一关键危险因素为例,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已降至23.2%[ 新华社.2025.5.29《继续下降!中国15岁及以上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3.2%》。随着控烟政策的不断收紧,二手烟的危害显著减少。数据显示,北京实施控烟政策十年来,急性心梗患者住院数减少超5万例,慢阻肺病患者住院数减少超过42万例[3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据估算,北京控烟10年减少超5万急性心梗、超42万慢阻肺住院》。

我国的呼吸疾病防治体系建设正在提速。以慢阻肺病为例,2024年9月,慢阻肺病正式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同步出台,基层医疗机构在随访评估、分类干预与连续性健康服务方面的作用被进一步强化,实现了"防、治、管"一体化的闭环管理。而PCCM专病照护能力提升包括哮喘和慢阻肺病等更是使得慢病管理进入同质新台阶。

然而慢阻肺病和哮喘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慢阻肺病患者超1亿,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超27%,哮喘患者约4570万。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我国慢阻肺病死亡人数居全球首位,年死亡近100万人,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相关研究显示,慢阻肺病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致死性疾病,张旻教授指出,目前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仍存在"知晓率低、诊断率低、规范率低"的"三低"困境。

张旻教授强调,强化基层诊疗能力是当务之急,应确保各级医疗机构具备基本吸入药物和控制手段。同时,控烟政策需更加严格落实,尤其在西部地区。此外,依托医联体等创新机制,推动肺功能检查设备可及性,也是提升防控效能的重要抓手。

此外,中国正在不断更新诊疗标准和指南。"我们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哮喘指南,将国际理念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从诊断评估到精准治疗不断升级。同时加大公众科普力度,帮助患者实现从症状控制到生活质量提升的全程健康管理。"张旻教授补充道。

引入三个"新",构建诊疗管理全链路

展望未来,中国正在以系统思维和科技创新为驱动,新的AI技术、新的治疗手段、新的社区管护场景"三新"并行,构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管理"的全链路。

张旻教授认为,防治工作需在政策、科技与服务层面协同推进:国家卫生与环境政策的制定,需要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和预防措施有机衔接。人工智能、精准医疗与基层智能化设备的应用,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带来了全新契机。"未来,我们可以为基层配备各级吸入药物和装置、肺功能仪等必要设备,再结合AI辅助分析技术,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识别高风险人群与预防急性发作方面,AI远程健康监测、社区数据互联等技术的应用,助力疾病防控更加贴近社区民众,使基层医疗机构能提前识别危险信号并及时干预,显著改善患者长期结局。张旻教授表示,新技术、新模式惠及患者的"最后一米"离不开基层的实践工作和患者的自我管理,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仍需要通过开展培训计划或PCCM学科规范化建设等项目,提高基层医生的规范化诊疗和管理能力,弥合初级护理与专科护理之间的差距,改善对慢阻肺病和哮喘管理的整体水平。

此外,创新药物的不断涌现,也正重塑慢阻肺病、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格局,将临床诊疗的目标推进到了新的阶段。例如生物制剂等靶向药物的出现,为帮助患者控制疾病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带来了新希望。以哮喘为例,哮喘免疫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生物制剂的问世,使得哮喘治疗效果得到质的飞跃,治疗目标也已经从临床控制提升到"临床治愈",即达到1年及以上无症状、无急性发作、肺功能正常且无需口服糖皮质激素(OCS)治疗,实现以上四个维度指标即可视为"临床治愈"。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大部分情况下"临床治愈"是基于持续良好的治疗和管理,而非不需要治疗的真正治愈,因此患者的持续管理至关重要。张旻表示,虽然这是加引号的"临床治愈",但靶向生物制剂的临床应用确实让这一目标变得触手可及。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陈恒已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陈恒已任上海师范大学校长

澎湃新闻
2025-11-17 10:44:27
张大千把女儿同学变成了妻子,不料二人的儿子,却成了人间悲剧

张大千把女儿同学变成了妻子,不料二人的儿子,却成了人间悲剧

兴趣知识
2025-11-15 16:14:07
巴基斯坦亮出底牌,真正大佬入场!印度陷入两线作战噩梦,开始颤抖!

巴基斯坦亮出底牌,真正大佬入场!印度陷入两线作战噩梦,开始颤抖!

星辰故事屋
2025-11-17 11:40:13
断崖式领先!辛纳、阿尔卡拉斯合取本赛季男子网坛9个“大冠军”

断崖式领先!辛纳、阿尔卡拉斯合取本赛季男子网坛9个“大冠军”

体谈
2025-11-17 12:11:00
将于下周回国?贾跃亭称将加速清偿中国法下债务

将于下周回国?贾跃亭称将加速清偿中国法下债务

PChome电脑之家
2025-11-17 12:16:17
李金羽:我非常期盼着辽宁德比,我也想到大连梭鱼湾去看看

李金羽:我非常期盼着辽宁德比,我也想到大连梭鱼湾去看看

懂球帝
2025-11-17 12:47:11
我年薪782万,每月给妹妹3万,家宴上妹夫说:哥,下月起给80万

我年薪782万,每月给妹妹3万,家宴上妹夫说:哥,下月起给80万

星宇共鸣
2025-11-13 17:49:13
日本人眼中的日本,和中国人眼中的日本,相差有多大?

日本人眼中的日本,和中国人眼中的日本,相差有多大?

世界纵横说
2025-11-15 11:42:34
泰国王后在北京开心出席国宴!拎着标志性香炉包挽着泰王,惊艳了

泰国王后在北京开心出席国宴!拎着标志性香炉包挽着泰王,惊艳了

爱史纪
2025-11-15 09:59:38
株洲一高中校长猝然去世,年仅48岁:做完化疗就回校工作,去世前1月还在值班

株洲一高中校长猝然去世,年仅48岁:做完化疗就回校工作,去世前1月还在值班

潇湘晨报
2025-11-17 11:33:36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周总理弥留之际“违规”见一个人,嘱咐他:台湾有两个人不能忘!

浩渺青史
2025-11-14 20:27:05
红军城一丢,捷克扯旗、波兰骂街、美国摆烂:泽连斯基满手是血

红军城一丢,捷克扯旗、波兰骂街、美国摆烂:泽连斯基满手是血

今日养生之道
2025-11-08 15:13:35
注意,多地运管与保险公司共享数据,私家车别跑网约车了!

注意,多地运管与保险公司共享数据,私家车别跑网约车了!

网约车焦点
2025-11-17 11:41:48
中国大陆至日本航班量已大幅下滑!紧急提醒:有重大风险,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

中国大陆至日本航班量已大幅下滑!紧急提醒:有重大风险,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游

镇江风情
2025-11-17 10:17:47
突发!特朗普,重仓了!

突发!特朗普,重仓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17 00:07:13
这3个生肖近期贵人助攻,好运接踵而至,日子越过越红火

这3个生肖近期贵人助攻,好运接踵而至,日子越过越红火

毅谈生肖
2025-11-17 11:41:22
金鸡奖内场明星高清图:陈建斌发腮,宁静瘦的吓人刘昊然抬头纹重

金鸡奖内场明星高清图:陈建斌发腮,宁静瘦的吓人刘昊然抬头纹重

娱圈小愚
2025-11-17 09:25:33
中年男人:冲锋衣尽量别穿骆驼、北面,多穿这4个中产品牌更高级

中年男人:冲锋衣尽量别穿骆驼、北面,多穿这4个中产品牌更高级

白宸侃片
2025-11-17 10:24:46
新疆男篮!为何没有参加全运会?

新疆男篮!为何没有参加全运会?

篮球大陆
2025-11-17 08:55:59
毛泽东和蒋介石书法对比:性格刚好相反、果然字如其人

毛泽东和蒋介石书法对比:性格刚好相反、果然字如其人

中国艺术家
2025-11-07 05:25:04
2025-11-17 13:36:49
中国日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日报
中国日报官方网易号
38275文章数 3713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头条要闻

媒体:沈伯洋如果被抓最高或被判死刑 成为"台独烈士"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疯狂的"吸金村":村民大肆盗采地下水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汽车要闻

荣威M7+豆包大模型 用车机AI策划说车视频怎么样?

态度原创

数码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戴森新一代无叶冷暖风扇AM15发布,首发价3790元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80手机全系配色公布,标准版有望首搭3D人脸识别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海军四川舰顺利完成首次航行试验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