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4日凌晨,朝鲜上甘岭的夜空被炮火撕得粉碎。
美军三百多门重炮、二十多辆坦克,还有三千多架次飞机轮番轰炸,3.7平方公里的阵地被打得抬不起头。
年仅16岁的唐章洪,抱着一门82毫米迫击炮缩在掩体里,炮管已经红得发亮,再不想办法,这门炮就要炸了。
![]()
尿冷炮管?绝境里的战场智慧
谁也想不到,最后救了炮的居然是一泡尿。
当时唐章洪已经打了两个小时,两百多发炮弹出去,炮管从灰变黑,再从黑变红,最后亮得像刚出炉的钢筋。
副炮手李大力伸手想摸,瞬间被烫掉一层皮,急得直喊找水。
阵地上哪还有水?水壶早被弹片削飞,坑道里那点水要留给重伤员。
![]()
山下的水井被敌人机枪封死,下去就是送死。
唐章洪急得转圈,突然一股尿意涌上来,他一拍大腿,尿也是水啊。
“都让开!”他解开棉裤就往炮衣上浇,滚烫的金属遇上尿液,刺啦啦的响声伴着白雾往上冒。
战友们愣了一下,赶紧跟着效仿。
十分钟后,炮管凉了下来,能继续射击了。
![]()
这招看着有点糙,但在生死关头,这就是最管用的办法。
刚冷却完,美军的第二波冲锋就到了,黑压压的一片往棱线涌。
唐章洪赶紧装填炮弹,把表尺压到最低,引信调成瞬发,一口气打了六十发。
炮弹在敌人群头顶炸开,钢片像雨点一样往下落,美军当场倒下一大片。
观察哨的班长看得清楚,敌人后来抬走了两卡车尸体。
![]()
神炮手的底气:每一发炮弹都不浪费
能想出这招,可不是临时抱佛脚,唐章洪的本事早就在战场上练出来了。
他是四川中江的贫农子弟,1935年出生,1951年参军入朝时还不到15岁。
因为个头小,战友们都笑他“枪高过人”,没人想到这个娃娃兵后来能成为神炮手。
炮兵连里有句话,一发炮弹等于中农一年口粮。
这句话唐章洪记在了心里,他知道炮弹来之不易,每一发都得用在刀刃上。
![]()
白天他练瞄准,晚上背射表,没有纸笔就用树棍在地上画弹道曲线。
本来初中都没读完的他,硬是琢磨出了一套“三点一线测距法”,炮口、炮镜、目标连成线,再用步测目测修正,误差小得很。
1952年7月,阳地村的敌人在帐篷里晒弹药,唐章洪两发炮弹过去,十个美军就没了踪影。
六十五天的战斗里,他七十三发炮弹歼敌一百零一人,成了志愿军里第一个“百发百中、百发百杀”的炮手。
![]()
连长怕他在前线有危险,把他调到后方当教员,可上甘岭战役一打响,前沿阵地指名道姓要把“唐神炮”调回去。
如此看来,战场上的急中生智,从来都离不开平时的刻苦训练。
唐章洪能在炮管发红的关键时刻想出办法,能在敌人冲锋时精准打击,都是日复一日锤炼出来的本事。
肉身当炮座:把一生交给炮兵事业
上甘岭的战斗远没有结束。
10月20日,敌人的一发155毫米榴弹在掩体上空爆炸,唐章洪被埋在两米深的虚土里,右耳被弹片削掉半边,额头还划了个五厘米长的口子。
![]()
战友们把他刨出来时,他手里还攥着一枚炮弹。
卫生员给他处理伤口,灌了点吗啡,用磺胺粉糊住伤口。
唐章洪一醒来就问炮在哪,看到炮架被炸成了麻花,只剩一根滚烫的炮管,他抹了把脸上的血,把炮管抱起来放在肩膀上。
他让战友用锹把当驻锄,自己左手扶炮尾,右手装弹,用肉身当起了炮座。
每发射一发炮弹,后坐力就把他的胸腔撞得咚咚响,肩头被烫出一串水泡,右耳彻底听不见了,额头的血糊住了左眼,他就用右眼瞄准。
![]()
就这么着,他又打了五十三发炮弹,刚好落在正在集结的美军营级梯队里,粉碎了敌人当天最后一次冲锋。
战后,唐章洪被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那门被尿浇过的迫击炮也成了“功勋炮”,送进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回国后,他进入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深造,毕业后主动申请去西部边陲,当了三十年炮兵教员,带出了一大批“神炮手”。
2019年,84岁的唐章洪受邀参加国庆七十周年阅兵,坐在“致敬方阵”的花车上。
![]()
有人问他,当年要是再给一门炮,还打吗?老人咧嘴一笑,只要阵地需要,尿照样还有。
唐章洪的故事听着传奇,背后全是实打实的付出和勇气。
15岁参军,16岁在生死线上拼杀,用智慧和血性守住了阵地。
他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一生践行着军人的使命。
![]()
那门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的迫击炮,炮衣上的痕迹早已消失,但它见证的那段历史,那种“条件有限,智慧无穷;只要人在,阵地就在”的精神,永远不会被忘记。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很难体会到上甘岭战场上的绝望与坚守。
但唐章洪的故事提醒我们,越是艰难的处境,越能激发人的潜力。
这位16岁的少年战士,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从来都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关键时刻,愿意为了信念拼尽全力的普通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