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马晓立在,家里坏了的老物件就有救。”上午十分,市区光明巷居民张桂兰捧着修好的红木座钟,夸赞巷口“晓立修理铺”的店主马晓立。这位42岁的维修工,不仅修车辆,更常年帮街坊修复承载回忆的老物件,成了巷里的明星人物。
![]()
马晓立的修车铺在光明巷开了12年。记者走访发现,他的工具包除了扳手、螺丝刀,总装着擦布、润滑油,还有一本记满邻里需求的便签本:“10月15日,李叔收音机调台”“10月17日,王婶家纱窗卡扣”。“都是顺手的事,街坊信任才找我。”马晓立说。
年近八十的张桂兰攥着布包找到马晓立,包里是一台1993年的红木座钟。“老伴儿走了8年,这钟是他留下的念想,上周突然停了,两家维修店都说零件太老,修不了。”张桂兰回忆,马晓立当即答应帮忙,拆开钟后盖时,还发现齿轮间卡着一片干枯花瓣和一张泛黄老照片——是她和老伴年轻时的合影。
![]()
为找匹配的钟摆“游丝”,马晓立当晚关了铺子后,骑电动车跑了3家旧货市场,最终在城郊废品站的旧钟表堆里找到零件。修复过程中,他还自费将老照片扫描、塑封。当“滴答”声重新响起,张桂兰看着修复的照片红了眼:“他不仅修好了钟,还帮我留住了念想,一分钱都没收。”
类似的事在光明巷常有。居民李建国说,上月他的老式收音机坏了,马晓立不仅修好线路,还特意调准早间新闻频道,“知道我眼神不好,在机身上贴了调台提示”。马晓立的修车铺墙上,挂着街坊送的“热心肠”锦旗,“都是大家的心意,我只是做了该做的”。
傍晚6时许,修车铺前仍热闹:学生推着破胎的自行车,阿姨念叨“水龙头漏了”。马晓立一边应着,一边取工具。“他不像维修工,更像家里人。”居民们说,马晓立的坚守,让老巷多了份温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