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高调宣称,本国已成功研制出25年来首块自主生产的稀土磁铁,并声称此举标志着美国彻底摆脱了对中国稀土资源的依赖,不再受制于人。
311月7日,贝森特以一场极具象征意义的公开活动,将一块看似普通的黑色金属推至国际舆论中心。他手持这块被称作“里程碑式成果”的磁铁,在镜头前激情宣告:“我们终于实现了稀土磁体的本土制造!从今天起,没有人再能用稀土来胁迫美国。”
![]()
4这场精心策划的亮相远非一次简单的技术展示,而是一次深度融合政治意图与舆论引导的战略传播行动。其真正深意,潜藏于发布者的身份错位、时间节点的巧妙安排以及信息呈现的选择性过滤之中。
5作为主管国家财政政策的核心官员,贝森特本不应直接介入具体产业的技术进展评价。然而此次却亲自站台,为一项尚处试验阶段的产品背书,实则是动用政府权威为尚未成熟的工业样品赋予合法性外衣。这种越界行为释放出明确的政治信号:这不是科学突破的庆祝,而是政策叙事的构建。
![]()
6贝森特所展现的自信,并非源于该磁铁在性能参数上的领先,而是基于对大众心理和选举政治的精准拿捏。他在讲话中反复关联智能手机、F-35隐形战斗机等公众熟知的战略装备,刻意强化“关键技术自主化”的印象,却对磁体的能量密度、抗退磁能力等关键工程指标避而不谈。
7显然,他的目标并非说服专业人士,而是向广大选民和蓝领工人传递一种情绪化的安全感。“不再依赖中国”“掌握核心部件”这类口号虽缺乏数据支撑,却足以激发民众对国家复兴的期待。
![]()
8此类信息操控正是典型的政治表演逻辑——以价值宣示取代事实陈述,用情感共鸣覆盖技术真相。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未经第三方检测验证”“仅限实验室小批量试制”是无法忽视的硬伤;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视觉冲击力十足的画面已足够形成“美国重获技术主导权”的认知锚点。
9美国磁学领域资深专家、前磁业协会主席约翰·肯特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技术革命不会出现在财政部的发布会上,而应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这样的学术期刊上。”
![]()
10“一位财政部长举着磁铁喊口号,服务的对象从来不是工厂车间,而是谈判桌上的筹码和即将到来的选票。”他进一步强调,这项所谓的“突破”更像是危机公关,而非产业跃迁。
11更值得警惕的是此次宣告的时间设计。就在10月中美于马德里举行新一轮经贸磋商后不久,美方因连续推出二十项对华出口管制新规而遭到中方反制措施回应。在此背景下,11月初突然抛出“稀土自立”的消息,明显意在重塑博弈态势,试图向外界传递“中方反制无效”的战略错觉。
![]()
12同时,这也回应了国内日益增长的产业焦虑。特斯拉与SpaceX掌门人马斯克曾多次公开呼吁联邦政府解决稀土供应链瓶颈问题,直言原材料短缺正严重拖累其机器人项目研发进度。此时推出“国产磁铁”,无疑可暂时平息来自高端制造业的压力。
13比产品性能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稀土产业链的整体脆弱性。贝森特刻意忽略了一个根本事实:尽管美国拥有加利福尼亚州芒廷帕斯等世界级稀土矿藏,但在中游冶炼分离环节几乎完全空白。目前开采出的稀土精矿仍需大量运往中国进行提纯加工,才能转化为可用原料。
![]()
14即便eVAC Magnetics公司计划于2026年建成烧结钕铁硼磁体生产线,其所采用的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早已进入成熟普及阶段,并无显著创新优势。而其公布的首年1200吨产能目标,在面临建厂延期、熟练技工短缺、自动化水平不足等现实障碍下,能否兑现仍是未知数。
15澳大利亚知名稀土分析师李维森曾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要建立涵盖采矿、分离、合金制备到磁体成型的完整产业链,美国不仅需要投入数百亿美元资金,还必须克服长期积累的工艺壁垒与高端人才断层难题,短期内难以实现闭环运行。
![]()
16当前全球稀土产业已形成高度专业化分工体系。中国不仅占据全球90%以上的高性能稀土磁体产能,还在智能制造、良品率控制及绿色生产方面持续优化升级。更重要的是,中国已在稀土-过渡金属复合材料、稀土铁氮基新型永磁合金等前沿方向展开系统布局,构筑下一代技术护城河。
17相比之下,美国本土需求端压力持续上升。除军工系统外,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精密医疗设备等领域均高度依赖高性能磁材。马斯克此前多次警告,若不能稳定获取稀土原料,其Optimus机器人量产计划或将被迫推迟。
![]()
18由此可见,仅凭一块实验室样品就宣称“摆脱依赖”,无异于纸上谈兵。美国军方每年所需数万吨特种磁材,绝非一家新建工厂短期内所能填补。
19这场“磁铁秀”的真实动机清晰可辨。选择在中美第五轮经贸对话达成初步共识之际发布消息,既是为了在后续谈判中争取主动权,也是为了安抚国内躁动的产业界情绪。
![]()
20稀土供应紧张已波及美国多个关键行业,包括电动汽车电机生产、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以及半导体制造设备中的精密组件。面对来自企业界的强大游说压力,政府亟需制造一个“看得见的进步”来维系信心。
21虽然负责该项目的eVAC Magnetics工厂号称已有800名工人参与建设,但业内普遍质疑其实际建设速度与未来量产效率。多位业内人士评估认为,即使项目顺利推进,至少还需三年以上时间才可能实现规模化稳定输出。
![]()
22所谓“中国利用稀土卡脖子”的说法,本质上是对现实规则的误读甚至扭曲。中国始终遵循WTO框架下的出口管理制度,要求进口方提交最终用途说明,目的在于防止战略资源流入军事敏感用途或非法转口渠道。这一审查机制适用于所有贸易伙伴,不存在针对性歧视。
23部分美国企业在申请过程中未能提供完整合规文件,导致审批周期延长,便借此渲染“封锁论”,实则是在将正常的贸易监管程序政治化操作,转移自身管理不善的责任。
![]()
24事实上,对于符合国际规范与用途声明真实的商业采购,中国政府一贯保持开放态度,从未设置不合理障碍。这不仅是国际贸易通行做法,更是维护全球供应链安全的基本准则。
25一块微不足道的磁铁,映照出大国科技竞争背后的深层逻辑。贝森特的高调宣言,掩盖不了美国稀土产业“头重脚轻”的结构性缺陷——上游有矿、中游失能、下游散乱。它也无法撼动历经数十年形成的全球协作网络。
26中国稀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当前庞大的生产能力上,更根植于数代工程师沉淀下来的工艺数据库、全流程质量控制经验以及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
27美国若真想实现供应链独立,就必须直面基础设施重建、劳动力培训、技术标准统一等一系列艰巨挑战。仅靠一次灯光璀璨的发布会,无法弥补过去几十年的产业空心化代价。
28这场喧闹的“磁铁秀”终将归于沉寂。世界稀土产业的格局,仍将由真实的技术积累、高效的产业链协同和稳定的市场供需决定,而非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仪式所能颠覆。
参考信息:美财长这就吹上了:25年来首块美国造稀土磁铁,结束中国“卡脖子”——观察者网2025-11-08 12:0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