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评论区那句 “这也太像洛杉矶明星住的房子了吧” 时,才后知后觉发现,家里那些随手装的细节,竟凑出了那种松弛又高级的感觉 —— 没有刻意模仿,只是喜欢 “舒服又显质感” 的样子,没想到撞了风格。
玄关没做传统隔断,推门就是大块的浅灰哑光石材地面,能映出头顶原木色悬浮柜的浅影。柜子没装门把手,只在门板下方挖了道细缝,手指扣着就能拉开,里面藏着扫地机器人和行李箱,柜面只摆了个黑色金属托盘,放着车钥匙和墨镜,旁边立着支细高的白色陶瓷瓶,插着两支晒干的尤加利,叶子泛着灰绿,不抢眼却很提气。墙面刷了奶白色艺术漆,摸上去有细细的颗粒感,没挂装饰画,只钉了块椭圆形的黄铜镜,阳光照过来时,镜边能泛出淡淡的金光。
![]()
客厅是开放式的,和餐厅、庭院连在一起,没有厚重的隔墙。整面墙的落地窗没装窗框,只用极窄的黑色金属条收边,阳光能从早上一直漫到下午,落在浅米色的水泥墙面上,把墙面的肌理照得清清楚楚。家具选的都是低矮款,浅棕色皮质沙发的缝线是浅米色的,和墙面颜色悄悄呼应,扶手处磨出了淡淡的光泽,看着就有 “住了很久却依然舒服” 的质感。茶几是不规则的大理石台面,边缘带着自然的弧度,下面是黑色金属细腿,看着轻巧不压空间,台面上只放了本硬壳设计杂志,封面是浅灰色的,还有个银色金属香薰罐,盖子没拧紧,能飘出淡淡的雪松味。
![]()
餐厨区的中岛是整个空间的亮点,白色石英石台面透着细闪,下面是浅木色柜体,柜门和玄关柜一样没装把手,干净得像块整体。中岛台面上嵌了个黑色金属水槽,旁边摆着套浅灰色陶瓷餐具,碗沿有圈细细的黑色描边,旁边立着个细高的玻璃水壶,里面泡着青柠片,水珠挂在瓶壁上,亮亮的。上方挂着三盏黑色金属吊灯,灯罩是半球形的磨砂玻璃,暖光透过玻璃洒在台面上,连水槽里的青柠都透着新鲜。餐桌就靠在中岛旁,是整块的胡桃木桌板,四条腿是黑色金属的,和吊灯呼应,桌上没铺桌布,只放了个浅米色陶瓷花瓶,插着三支白色洋桔梗,花瓣上还带着水珠。
![]()
卧室走的是 “安静感” 路线,墙面刷了浅杏色乳胶漆,连门框都刷了同色,没有突兀的白边。床是 1.8 米的低靠背款,床头板是浅棕色麂皮绒的,摸上去软乎乎的,床品是浅灰色亚麻料,铺得平平整整,床尾搭着条同色系针织毯,边角有点起球,却透着家常的软。窗边放了张单人藤编椅,旁边立着个黑色金属边几,上面摆着本翻开的诗集,书页夹着片干枫叶,边几旁是盆琴叶榕,叶片宽宽的,顺着窗户往上长,影子落在墙面上,像幅淡淡的画。衣柜是嵌入式的,门和墙面齐平,打开后里面是浅灰色的收纳格,没有杂乱的衣物外露,看着清爽又省心。
![]()
最惊喜的是后院小庭院,铺了防腐木地面,边缘用浅灰色鹅卵石围了圈,中间放了套藤编户外家具,沙发垫是浅米色防水布的,上面摆着两个黑色金属框架的抱枕,印着浅灰色几何图案。角落砌了个小水景,水面飘着几片睡莲叶子,旁边种着几丛薰衣草,开着淡紫色的花,风一吹,能闻到淡淡的香。庭院上方拉了串暖白色串灯,白天不显眼,晚上亮起时,光裹着藤编椅,风一吹,灯串轻轻晃,像把星星挂在了院子里 —— 难怪网友会说像,这种 “阳光能进来、风也能进来” 的松弛感,大概和洛杉矶住宅里那种 “与户外联动” 的舒适感,刚好对上了。
![]()
其实没想着装成 “明星款”,只是选材质时偏爱 “哑光不反光” 的,摆家具时喜欢 “留空不堆杂” 的,配色时守着 “浅色系 + 小面积深色点缀” 的原则,没想到凑在一起,竟有了意外的风格。现在坐在庭院里吹着风,看着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客厅,倒真觉得 —— 这种 “不刻意却舒服” 的质感,比 “像谁” 更重要,毕竟家是自己住的,舒服才是最终的标准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