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8日,易华录与智康通达在北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国政法大学监管法制研究中心主任张卿,易华录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肖益,智康通达董事长成国强出席签约仪式。易华录副总经理梁敏燕、智康通达总经理陈胜杰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相关管理团队代表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AI+医保智能监管”开展深度合作。依托易华录在可信数据空间、数据存储治理、数据资产确权登记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结合智康通达在穿透式智能监管大模型(HYT)、智能稽核与合规管理方面的技术优势,双方将联合打造医保基金智能监管解决方案,建设覆盖“主体、业务、财务、数据”四维的智能监管体系。
围绕医保局及医疗机构的业务需求,双方将推动智能检查、风险识别、支付合理性分析等场景落地,支持监管从抽样检查转向全量分析,从依赖人工经验转向机器智能识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双方将致力于推动监管模式由“事后发现问题”转向“事前预警预防”,由“分散处理”升级为“全程管理”,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和安全水平。
在致辞中,肖益指出,当前医疗保障体系正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亟需依托大模型、可信数据空间等前沿技术,构建智能化、全流程的现代监管体系。易华录基于在可信数据空间、磁光电融合存储等方面的技术积累,已形成覆盖数据“收、存、治、用、易”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能力。未来,公司将与智康通达携手,共同推动医保监管模式从“局部精准”迈向“全量智能”,为医保基金安全高效运行注入科技动能。
智康通达方面表示,HYT穿透式智能监管大模型已在医保智能监管领域取得实绩,可通过“主体、业务、财务、数据”四维穿透,有效识别异常行为与潜在风险。未来,双方将协同推进产品优化、场景融合与行业实践,共同探索医保智能监管技术标准和制度创新,助力监管更透明、更高效、更可持续。
张卿教授强调,医保监管正逐步从以事后查处为主的传统治理模式,转向以风险预警、制度内化与自主合规为核心的前置性、全周期治理模式。对于违规行为仍须依法严肃处理,但通过将监管规则嵌入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流程,实现事前提醒与事中校验,可以从机制上降低违规发生概率,促进医-保-患三方关系良性发展。张卿特别指出,医疗数据具有高度敏感性,监管行为必须在法治框架下规范开展。要依托可信数据空间等技术,实现数据安全存储与分级授权使用,严格落实“可用不可见”原则,确保监管流程与数据治理工作全程合规、风险可控。
此次战略签约标志着双方在医保智能监管领域合作的重要开端。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技术攻关与实践探索,推动联合创新实验室建设、标准与伦理指南制定、国家及地方课题申报等工作,协同打造国家级/区域级示范标杆,构建“三医协同”发展生态,为提升医保基金监管效能和医疗服务质量贡献力量,助力“健康中国”战略深入实施。
(易华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