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当你在淘宝上看到喜欢的明星出现在某款商品页面时,他们真的为这个产品代言了吗?
11月10日,刘嘉玲在社交平台公开点名淘宝、天猫,引爆了一场关于明星肖像权保护的激烈讨论。
![]()
事件始末:一张照片引发的风波
事件始于一家名为"ENCARE海外旗舰店"的淘宝店铺。该店铺在售卖一款名为"新西兰ENCARE耳牛免疫球蛋白"的保健品时,未经授权使用了梁朝伟的半身照片作为商品首页图。值得注意的是,商品详情页中并未提及梁朝伟为该产品代言人。
刘嘉玲随即在社交平台晒出截图并质问:"这么严重的侵权,欺骗消费者,淘宝、天猫,是你们的市场营销策略吗?"这条动态迅速引发热议,梁朝伟粉丝会官方微博也留言支持维权。短短一小时后,该店铺就撤下了梁朝伟的宣传图片。
商家回应折射行业乱象
面对质疑,店铺客服给出了耐人寻味的解释:"我们是赞助了节目的,是有使用权的,这边也在和节目组进行沟通,看看是哪里有误会。"这一回应暴露出电商行业普遍存在的两个问题:
其一,"赞助节目等于获得肖像权"的逻辑站不住脚。根据《民法典》规定,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他人肖像,即使是通过第三方获得也不具法律效力。
其二,商家存在明显的误导消费者嫌疑。将明星照片放在商品主图却不明确标注是否为代言,极易让消费者产生误会,影响购物决策。
肖像权保护的法律困境
这并不是个案。此前海口市一起类似案件中,商家因擅自使用演员刘某照片宣传包包,被判赔偿20万元。《民法典》明确规定,未经许可使用他人肖像构成侵权。然而现实中,类似的侵权行为屡禁不止。
究其原因,一是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一个明星要发现自己的肖像被用在哪个电商平台、哪个店铺的产品上,难度可想而知。二是部分商家抱有侥幸心理,认为"先用再说""大不了撤下来"。
我们需要怎样的消费环境
这场风波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中,商家应当恪守诚信原则,消费者也需提高警惕。当你看到明星出现在商品页面时,不妨多问一句:他们真的代言了吗?
明星光环不应成为商家误导消费者的工具。淘宝作为平台方更需要加强审核,建立起更完善的肖像权保护机制。毕竟,保护一个人的肖像权,就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权益不受侵犯。
名人维权不易,普通人的肖像权更需呵护。这场由刘嘉玲发起的"照片保卫战",不仅仅关乎明星权益,更是对商业诚信的一次拷问。在这个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网红"的时代,保护肖像权就是保护我们每个人的尊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