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平台已修改了文章的推送机制。想要在第一时间看到最新消息,请将本公众号设置为星标。
![]()
观海局
11月10日,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年会在日本横滨召开。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田永军教授荣获伍斯特奖(Wooster Award),以表彰其在渔业海洋学领域,特别是对北太平洋海洋生态系统研究作出的重要贡献。这是中国海洋大学第一位、全国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有力彰显了学校在海洋科学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与领先地位。
![]()
田永军教授(右四)团队领奖合影
伍斯特奖是为纪念PICES创始主席、美国海洋学家劳伦·伍斯特(Warren S. Wooster)教授而设立,自2001年起,每年授予一位在北太平洋海洋科学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并对PICES科学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田永军教授是学校“筑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特聘教授,长期致力于气候变化、海洋环境变动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研究,在中国陆架海渔业生态系统变动机理、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日本海和极地鱼类群落结构演变等前沿领域取得了系列开创性成果,为我国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
近年来,田永军教授作为渔业海洋学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与深远海与极地渔业中心负责人,努力推进学校在深远海与极地领域的渔业研究,在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担任多个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编委,并于2014年获得日本水产学会进步奖,2022年获得日本水产海洋学会“宇田”奖。
中国海洋大学官网介绍显示,田永军教授在日本留学和工作多年,在气候变化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的影响机理、日本海的鱼类群落对regime shift的响应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成果,一系列的成果在日本以及国际上受到了很高的学术评价,并荣获2014年度日本水产学会进步奖。田永军教授于2015年全职回海大工作,是“渔业海洋学”方向的学术带头人。本方向是中国海洋大学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致力于从气候、海洋、生态到渔业的多学科交叉研究,代表了中国海洋大学的特色和优势。
田永军教授此次获奖,是时隔11年之后,中国科学家再次获得这一PICES最高奖。
2014年,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乔方利,荣获北太平洋海洋科学组织(PICES)伍斯特奖,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
乔方利,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投身于海洋科学研究30余年,带领团队发现海浪破碎产生的飞沫等微观过程在海气热量交换中扮演关键角色,进而影响台风强度和气候变化,提出了浪致混合理论及波浪影响海气通量的新认知,大大降低了全球海洋与气候预测模式长期面临的共性偏差,将台风强度预报误差整体降低了40%,对强台风降低更多。
乔方利长期担任国际学术期刊Ocean Modelling和Journal of Marine Systems编委,任UNESCO国际海委会西太分委会IOC/WESTPAC副主席、中国PICES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SCOR委员会副主席等。原创性建立了浪致混合理论,建立了首个实质性耦合的全球高分辨率海浪-潮流-环流耦合模式FIO-COM,建立了新型海浪-潮流-环流耦合业务化预报系统,建立了考虑海浪飞沫等物理过程的新型台风模式FIO-AOW,建立了首个包含海浪的气候模式FIO-ESM,设计了超千万核的海洋模式高效并行算法。发表论文260余篇,获国家首届创新争先奖、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首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等系列奖项和荣誉称号,获省部级一等奖多项。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等。
观海局综合自中国海洋大学网站、海洋一所网站等。
请【点赞】,点【在看】,把文章【转发】给您身边的人,谢谢!
添加微信,请备注: 姓名-单位职位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等公开资料,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参考、研究、交流或欣赏之用,并已表明出处。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妥善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