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1日煤炭市场行情分析(产地、港口及进口情况)
一、产地市场:涨跌互现,高卡煤与块煤分化
2025年11月11日,煤炭主产区市场呈现涨跌互现的结构性特征:
- 高卡煤种小幅上调:部分主产区的高卡煤矿(如Q5500及以上)因供应偏紧,价格小幅上调5-10元/吨。这类煤种因冬季供暖需求增加,下游采购积极性较高,支撑价格走强。
- 神木、府谷块煤价格转跌:神木、府谷等地的块煤(主要用于化工、建材等非电领域)因下游需求疲软,价格转跌,块煤降幅达5-15元/吨。此外,个别煤矿因销售不畅,竞拍出现流标,反映块煤市场供需矛盾加剧。
- 整体销售走弱,观望情绪浓厚:下游对高价煤的接受度有限,贸易商采购节奏放缓,矿区拉煤车数量减少。尽管煤矿库存压力暂未凸显,但市场观望情绪浓厚,短期价格以震荡调整为主。
二、港口市场:报价暂稳,博弈僵持
北港(环渤海港口)动力煤市场报价暂稳,但买卖双方博弈加剧:
- 主流报价稳定:Q5500主流报价维持在850元/吨左右,受产地成本倒挂支撑,贸易商捂货惜售情绪较强,不愿低价出货。
- 下游抵触心态加剧:下游电厂及终端用户对高价煤的抵触心态加剧,询货以刚需为主,实际成交有限。尽管魏桥、华能等大型电力企业相继上调采购价格,但终端仍坚持按需采购,避免高价囤货。
- 库存小幅下降,僵持格局延续:环渤海港口库存小幅下降,但整体仍处于合理水平。买卖双方因价格分歧较大,短期煤价或维持高位震荡,需关注后续实际需求释放情况。
三、进口煤市场:博弈加剧,价差收窄
进口煤市场博弈加剧,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 国际煤价上涨:印尼煤因持续降雨影响生产和发运,供应偏紧,进口煤价稳中上行。截至11月10日,3800卡印尼煤到岸价约60美元/吨,虽仍较内贸煤有价格优势,但优势逐步收窄。
- 通关延迟与需求释放:进口煤通关时间延长,加上电厂招标需求持续释放,进口商看好冬季保供周期,预计进口煤量将逐步增加,但因内贸煤供应偏紧,进口煤难以大幅缓解国内货源紧张格局。
- 价差优势收窄:随着内贸煤价格上涨,进口煤与内贸煤的价差优势逐步收窄,下游用户对进口煤的采购积极性略有下降,博弈加剧。
四、后市展望
- 产地:高卡煤种因供应偏紧,价格或继续小幅上涨;块煤因需求疲软,价格仍将震荡调整。
- 港口:货源偏紧及贸易商挺价意愿较强,5500K煤种价格或维持在820-840元/吨区间,实际成交价可能突破830元/吨。
- 进口煤:因价差优势收窄及国际市场需求增加,价格或跟随内贸市场上行,但难以大幅缓解国内供应紧张格局。
综上,2025年11月11日煤炭市场整体呈现产地涨跌互现、港口博弈僵持、进口煤加剧的特征,短期价格仍将维持震荡调整态势,需关注后续需求释放及政策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