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持续发展核动力潜艇,其中,将陆续取代俄亥俄级的哥伦比亚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据称正在紧锣密鼓建造中。据报道,首艇“哥伦比亚特区号”(SSBN-826)已经建造6成左右,若能顺利渡过明年“关键的一年”,预计能够在2028年交付,2030年起加入战斗序列。
![]()
一、基本情况
根据《美国海军协会新闻》报道,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公司近期举办财报电话会议,首席执行官菲比·诺瓦科维奇(Phebe Novakovic)表示,“哥伦比亚特区号”建造工作已完成约60%,号称由于海军和业界专注于强化潜艇工业供应链,包括弗吉尼亚级核动力攻击潜艇、哥伦比亚级潜艇生产线的生产效率都在提升。不过,她也承认,虽然再次看到了一些进步,但明年将是关键的一年。
“哥伦比亚特区号”计划在2028年交付、2030年左右服役,预计将替代俄亥俄级“杰克逊号”核动力潜艇(SSBN-730)。但因为供应厂商未能按时交付涡轮机与舰艏,致使全艇后续组装遭遇严峻挑战。不过,据称目前供应链状况已有所改善。
据悉,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排水量约2万1000吨,全长达171米,除了搭载MK-48重型鱼雷外,还携带了16枚UGM-133“三叉戟II”潜射弹道导弹,射程号称超过1万2000公里,且最高时速达24马赫,拦截难度很高。
![]()
二、面临的困难
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首艇“哥伦比亚特区号”(SSBN-826)原计划2027年交付,现已推迟至2028年,2030年能否形成初始作战能力尚且存疑。其建造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包括:
一是技术成熟度不足。哥伦比亚级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如综合电力系统、X型尾舵等),但部分关键技术在早期设计阶段未达到成熟度标准。例如,2017年美国政府问责署(GAO)报告指出,综合电力系统和推进器等核心部件存在技术风险,可能影响成本控制与交付进度。
![]()
二是供应链与生产管理问题。在焊接质量缺陷方面,“哥伦比亚特区号”导弹发射管焊接故障曾导致重大返工,直接增加成本并拖延工期。在材料短缺方面,关键部件交付延迟(如反应堆部件),叠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冲击,导致船厂生产效率下降。在工作指令低效方面,承包商(如通用动力电船公司)被批“工作指令发布缓慢、质量差”,进一步加剧“哥伦比亚特区号”的延误。
三是成本超支与预算压力。美国政府问责署2025年评估显示,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首艇成本超支幅度是海军预估的5倍、承包商预估的6倍,仅额外建造成本可能达数亿美元。高昂费用还挤压了其他项目(如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预算,形成连锁反应。
四是劳动力与工业基础瓶颈。美国造船业面临熟练工人短缺,同时承担哥伦比亚级与弗吉尼亚级建造任务的通用动力电船公司产能不足,导致两类潜艇均出现延期。
![]()
总的来说,哥伦比亚级核潜艇项目是美国海军“最优先级”工程,但受技术、供应链、管理多重因素拖累,首艇交付已延误18-24个月。尽管部分模块(如舰尾)取得进展,若供应链与成本控制问题未解决,后续艇建造可能面临更大挑战。当前,美国正通过延长旧艇服役、加速施工等方式缓解风险,但能否按期实现2030年战备巡逻目标仍然存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