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江苏“洪武银杏”变黄了,650年没结过果,但43年前却结出7粒白果

0
分享至

这之后的43年里,它再也没结过果,成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谜。这果实可是个好东西,是南方人夏天爱吃的凉粉的原材料,清热解暑,妥妥的民间美味。

没去过无锡惠山古镇,你永远不知道江南的秋天能美到什么程度——古寺映银杏,菊香漫街巷,每一处都藏着让人挪不开眼的惊艳!

惠山古镇里的惠山寺,可是南北朝就立住脚的“老古董”。殿宇保存得妥妥帖帖,大雄宝殿自带庄严肃穆的气场,而殿门前那株650岁的古银杏,才是真正的“流量担当”。



秋风一吹,惠山寺的“洪武银杏”就悄悄开启了“换衣模式”。起初只是树顶几片最向阳的叶子,偷偷染上浅金。没过几天,金晕慢慢往下蔓延,叶缘先褪成鹅黄,再往叶心晕开。

有的叶子一半翠绿一半金黄,像被大自然精心晕染的撞色画布;有的整叶变黄,像一个个小巧的金扇;有的还带着几分绿意,成了黄绿相间的“过渡款”。

偶尔一阵风掠过,几片金黄的叶子打着旋儿飘落,轻飘飘落在殿门前的青石板上,或是缠在树干的薜荔藤上,给古老的寺院添了几分温柔的秋意。

让人好奇的是,这棵古银杏在43年前突然结了7粒白果,之后就再也没挂过果。这波“反常操作”,到底是怎么回事?

01

18棵银杏守古寺,如今独留一棵立千年

惠山寺的历史能追溯到南北朝,可惜元朝末年遭了战火,建筑毁得七七八八。好在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高僧性海和尚主持重修,还在大雄宝殿门前亲手栽了18棵银杏树。



这18棵树象征着十八罗汉,分成左右两列从殿门往山门延伸,笔直挺拔,像极了忠心耿耿的守卫,默默护着古寺的朝朝暮暮。

树旁的石碑也记着这段往事:“古银杏,相传明洪武初年惠山寺僧普真字性海所植”,“洪武银杏”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可命运偏爱开玩笑,洪武年间惠山寺接连遭了3次大火,又遇战火侵袭。建筑被烧得残破,18棵银杏树也没能逃过劫难,17棵陆续枯萎,只剩如今这一棵顽强存活,硬生生熬过了650多年风雨,成了惠山寺历史的“活见证”。



每到深秋,金黄的叶子簌簌飘落,像无数只黄蝴蝶在空中起舞,美得让人挪不开脚。

02

20米高“银杏王”,连乾隆都专程来看过这棵名树

这棵幸存的古银杏编号“002号”,妥妥的“古镇银杏王”。它身高超20米,胸径近2米,树冠撑开像一把巨型绿伞,遮天蔽日。



树身微微倾斜,分出两个八字形主干,一根朝着殿门,一根伸向外侧,黝黑斑驳的树干上,全是岁月刻下的痕迹。

银杏树本就生长缓慢,寿命却长到惊人,所以也叫“公孙树”——“公公种树,孙子得果”,可见长成这般模样有多不易。

据说连乾隆皇帝来惠山寺,也就为了看看这棵名树。



如今这棵老银杏依旧枝繁叶茂,但倾斜的树干撑不起沉甸甸的树冠,只能靠两根粗壮的钢管稳稳托住。

也正是这份“老当益壮”,让它成了惠山古镇的标志性景观——提到惠山寺,就会想起这棵银杏王;说起银杏王,也必然联想到古寺的千年底蕴。

03

43年前结7粒白果,至今没有再结出果实

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野生资源特别稀少:公树高大挺拔,只开花不结果;母树稍矮一些,枝叶更舒展,授粉后才会结出白果。



当初性海和尚栽的18棵都是公树,从来没结过果。

可1982年,这棵银杏王突然“打破常规”,结出了7粒白果!

消息一传开,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纷纷跑去围观,数来数去确实只有7粒,多一粒都没有。



直到学者研究后才揭开真相:它作为雄性银杏树,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结果的。但它却意外地结出了7粒果实,学者称这种现象为植物的“性反转”现象。

至于为什么之后再没挂果,可能是因为“性反转”只是偶尔出现的特殊情况,这棵树本质上还是以雄性特征为主,其生理结构和生长环境等因素使得它难以持续保持结果的能力。



也有可能是随着树龄的增长,树木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即便曾经出现过短暂的结果现象,也无法再次实现。

当然,具体原因可能还需要更深入的科学研究来进一步揭示。

04

200岁薜荔“搭顺风车”,年年挂果超争气

古银杏不常结果,可它身上攀附的一株薜荔果,却把“结果”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这株薜荔已经200岁了,相当于在银杏身上“搭了200年顺风车”,靠着汲取古银杏的养分,长得枝繁叶茂。

它缠绕在银杏树干上,不仅没给老银杏添负担,还成了独特的景观——每年7到9月,银杏叶还是碧绿的时候,薜荔就结出了圆润可爱的果实。



古银杏“惜果如金”,薜荔却年年硕果累累,一静一动、一稀一繁,反倒成了最和谐的搭配。



结语

夏天的惠山寺,银杏树叶翠绿欲滴,树干上缠着苍劲的薜荔藤,挂着一颗颗饱满的薜荔果,满眼都是生机;

到了秋天,银杏叶染成金灿灿的颜色,秋风一吹,落叶纷飞,像一场盛大的秋日狂欢。

这棵650岁的银杏王,带着200岁的薜荔“室友”,守着千年古寺,把江南的秋意酿成了最动人的风景,也把岁月的故事藏进了每一片叶、每一寸枝里。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特朗普放话:不排除动武

特朗普放话:不排除动武

上观新闻
2025-11-18 10:22:16
婆婆每天给我熬甲鱼汤,我不想喝倒给狗,第2天看到小狗我愣住了

婆婆每天给我熬甲鱼汤,我不想喝倒给狗,第2天看到小狗我愣住了

小秋情感说
2025-11-18 13:40:12
你老公就在我旁边!

你老公就在我旁边!

果粉之家
2025-11-06 12:00:56
三星S26新爆料:全系12GB起步,中国市场独享16GB+1TB版本

三星S26新爆料:全系12GB起步,中国市场独享16GB+1TB版本

数码Antenna
2025-11-18 13:49:19
蔡正元开始露出真面目,真一语惊人,赖清德通知全岛,要救沈伯洋

蔡正元开始露出真面目,真一语惊人,赖清德通知全岛,要救沈伯洋

boss外传
2025-11-17 11:50:03
山西三人履新,女干部2人!山西7万人的县城“新副县长”到岗

山西三人履新,女干部2人!山西7万人的县城“新副县长”到岗

创作者_IE2295
2025-11-18 12:24:44
川大统领的分手大戏

川大统领的分手大戏

西楼饮月
2025-11-17 19:13:41
狗咬人风波升级:监控流出,谎言被揭穿,申家的姐姐决策避免悲剧

狗咬人风波升级:监控流出,谎言被揭穿,申家的姐姐决策避免悲剧

音乐时光的娱乐
2025-11-18 00:00:52
杨绛临终前还在做1件事,医护人员看哭了,终于明白什么叫修养

杨绛临终前还在做1件事,医护人员看哭了,终于明白什么叫修养

云景侃记
2025-11-08 14:30:28
五角大楼再次发动袭击,多人死亡

五角大楼再次发动袭击,多人死亡

参考消息
2025-11-17 16:19:06
林彪任国防部长后,5年只请了2次客,第二次将罗荣桓遗孀请去过年

林彪任国防部长后,5年只请了2次客,第二次将罗荣桓遗孀请去过年

历史龙元阁
2025-11-17 16:45:08
日本火山连续喷发!议员坐不住了:将令国家陷入无可挽回的危机!

日本火山连续喷发!议员坐不住了:将令国家陷入无可挽回的危机!

历史求所知
2025-11-17 13:00:12
天津将对部分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重算补发,正式通知已经公布!

天津将对部分退休人员进行养老金重算补发,正式通知已经公布!

花心电影
2025-11-18 08:48:23
央视三分钟警告,措辞罕见严厉,日本胆敢介入,定当武力自卫

央视三分钟警告,措辞罕见严厉,日本胆敢介入,定当武力自卫

东方点兵
2025-11-18 14:18:59
阿森纳冬窗大动作!允许3人离队套现,同步锁定萨卡+赖斯续约

阿森纳冬窗大动作!允许3人离队套现,同步锁定萨卡+赖斯续约

夜白侃球
2025-11-18 13:47:24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是时候说出真相!抗美援朝有五个冷知识很少提及,超乎我们的想象

阿光的技巧课堂
2025-11-11 19:56:12
森林北自曝,因情绪问题出现严重结节

森林北自曝,因情绪问题出现严重结节

红星新闻
2025-11-18 11:18:15
平均水深仅1.9米?把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挖成第一大湖可行吗

平均水深仅1.9米?把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挖成第一大湖可行吗

凡知
2025-11-18 11:16:52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日本通告全球,不会收回涉台言论,中方划下落弹区,禁航72小时

荷兰豆爱健康
2025-11-18 11:40:19
忍了两天,中方开了金口:日本敢碰红线,总账就从甲午战争开始算

忍了两天,中方开了金口:日本敢碰红线,总账就从甲午战争开始算

起喜电影
2025-11-18 01:24:21
2025-11-18 15:04:49
雪灵谷 incentive-icons
雪灵谷
雪灵谷,一部专注于动物、植物科普的自然百科全书。
2885文章数 187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很叛逆:骑摩托玩摇滚 赢猜拳让老公跟自己姓

头条要闻

高市早苗很叛逆:骑摩托玩摇滚 赢猜拳让老公跟自己姓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OPPO Reno15系列深评:实况封神+颜值暴击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健康
数码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数码要闻

三星DDR5-5600 16GB内存韩国价格在三个月内暴涨3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