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受邀于9号晚上在美丽的杭州参加了WaveUP共鸣之夜。没想到的是,这次会议倒引来了很多争议,种种感受,不写不快。
![]()
其实光会议本身,无论是环境氛围还是节奏控制都办得很好,有主有次亦有想法,执行力强,也很雅(这一点相信到现场很多人有同感)。
先说说为什么参会者会觉得“雅”?
稍微有些工作经验的人应该知道,把事完成容易,把事做“雅”很难。
就光做事认真这一项,已经超过大部分企业,如果还能不落俗套,就几乎没什么对手了。究其原因,因为对利益极为渴求的人,对审美没什么追求的人,是很难不落俗套的。
由于笔者工作原因,也经常参加各种行业会议,以我自身经验来说,在办线下会议这块,WaveUP可能都能去创个业了。
如果一件事,我如果觉得我自己来做,也不会做得更好,我就会对做这件事的人产生欣赏的感觉,当然,大部分时候我没有这种感觉。音乐上我想到的是朴树和刺猬乐队。
投资领域有一句著名的话:“投资就是投人。”这句话 高瓴集团创始人张磊说过,雷军好像也说过。因为他的项目你是无法判断的。你只能看他对客观真理的追求,做事的认真和坚韧程度,和为人处世的态度。
嗯,再谈谈对人的感受
见了一众大佬,不得不说,有相同爱好还是非常亲切的,特别是21年22年就熟知的老OG,比如黄老师和村长还有RAY总,能认识和学习已经觉得非常幸运了。还认识了很多厉害的年轻KOL,看起来也会成长为这个行业的大佬。
当然,尤其要蹭下大名鼎鼎的下雪鸽的热度。我和下雪鸽是2022年6月认识,当时还在数字藏品百科群一起玩鲸探,当时鲸探除了一些稀有藏品就是文物了,一群年轻人玩得实在有点痛苦。
由于B站干杯鸽德横空出世填补了当时鲸探没有PFP的空白,我们被画风和叙事吸引,又一起转战B站。当时我和一个大佬一起创了干杯社区,下雪鸽比较感兴趣,就这么认识了,然后比较投缘,一直玩到现在也有三年多了。
这个行业其实从当时的辉煌到23-24年一度大家认为都要完蛋的落寞,再到今天仿佛越来越要成的样子,其实挺不容易,一路都磕磕绊绊。
当然,这次会议的争议和最近下跌的行情,是一定要说的。
先说说最近和当晚的行情下跌的原因吧
我认为下跌主要原因有两个:
1.小图体量大,又涨得实在太快。从WaveUP开启公测至今不过两个多月,荣和鱼高点都翻了四五倍。获利盘太多,承接不足,回调是必然。
2.市场对于WaveUP这次会议会放出新一轮质押激励有预期,结果其实没有放。其实就只是在讨论青龙计划,媒体KOL激励的事情。预期落空。
会议争议1-WaveUP割了玩家吗?
WaveUP进入鲸探和数藏,很大一部分玩家持有的金猫、荣卡、鱼是涨了不少的。也就是说,让大部分韭菜应该是赚钱了的,也包括我,我不知道任何消息,完全就是去年过年自己刷了一些荣,买了一些。而且一直是规则先行,凡事都说好了,这点也是我认为很好的地方。
通过WaveUP质押给的龙珠,一颗几百是实打实的。
卖藏品,只卖给了机构,我当时开玩笑说只割了机构,在给玩家送钱,是劫富济贫。甚至交易手续费都没有收,除了卖机构藏品是真正赚了钱。
再谈谈四象,四象的申购是公开的。当时机构申购并没有申购满,几百万的货,从二十多家公司,到最后七八家公司,都没申购满。也就是说当时机构也没有看到四象能涨这么多,也没有很看好,不敢买。
申购这事,无非两点。一是你足够有眼光,足够看好。你贷款,找个皮包公司也会去申购。二就是你足够有钱,几千万几个亿,随便仍个几十万也不心疼。
因此其实机构申购这事,我个人觉得没有问题。我当时个人很看好四象,但只怪自己没钱没公司。当然,我还不够看好,因为如果我非常看好,知道能5倍10倍,我会贷款弄个公司去申购。
但如果是高位接盘就得想想原因了。我在从各路群聊了解大致的机构成本和数量后,认为青龙1000左右的开盘实在太高,所以我一个都没买,我也没有任何货。包括龙珠也是,我看了数量和价格,也是认为太高,涨了我会觉得这不是我该赚的钱。愿赌服输,如果你和我一样不想赌,就需要好好调查。
所以,机构拿货这事本身是没有问题,说句难听的,机构出货也没有问题,翻了十倍还不让他们出货,可能不太现实。放我可能比机构跑得更快,对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可没有百倍的信心和格局。
对了,最后提一句,还有人说,WaveUP进来拉小图,导致“有价值”的大图跌了,导致那些有价值的文物和书画不行了。但是大家要思考一下的问题是,如果真有价值的东西,会因为其他东西行,而自己不行吗?恰恰相反,会因为其他东西行,而自己更行。某圈山寨币涨涨跌跌天天炒得满天飞,影响了BTC永远上涨吗?诚然,价格有时会偏离价值。但如果一直价格一直不行,这时候你就得问问这些东西是不是真有所谓的“价值”了。
笔者曾经准确预测了小图上涨行情,笔者可以再大胆预测一下,其实长远来看,真正有“价值”的藏品,在进入交易池后,都会迎来牛市。
所以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WaveUP有故意喊单,割人,作恶的迹象。如果有一天有了,我也会骂WaveUP。但不是今天这样无脑的跟风吐槽。
会议争议2-KOL割了玩家吗?
我相信是有的,但从我线上和此次线下接触来说,大部分还是很好的。
在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看到各类公众号消息,看到项目消息,自己心里还是要有判断。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投资最忌讳跟风和瞎买。
很多人在被市场情绪还有自己的情绪扰乱而投资,而不是基于客观判断投资。当然会被割。
很多投资大佬包括CZ经常谈"DYOR" 。DYOR是一种缩写,代表 "Do Your Own Research",它是一种金融和投资社区中常用的术语。这个短语鼓励个人在做出任何金融决策前进行自己的独立研究和尽职调查。这包括独立查阅相关信息、了解市场和资产的情况,以及评估风险和潜在回报。
我认为经常亏钱的玩家,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DYOR。
会议争议3-这个行业有长期价值吗?
笔者本来不太想发言,但在会场也忍不住聊了聊这个问题。
长期价值一定是基于人最基本的需求决定的。就像饭店基于吃,淘宝基于购物,滴滴基于出行。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呢?首先肯定是吃喝拉撒,但还有一点是满足了吃喝拉撒以及现在各种无聊的事情后。面对创造出来的艺术和文化的事物,有一个收藏和玩和投资的情绪价值。所以数藏根本价值是人天生对于文化艺术的喜爱,而不是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因为以往,实体的文化艺术形成价值和传播非常困难,而数藏把文化艺术上链,形成了一种新型文化艺术载体,既易于艺术家创造,也易于收藏和消费投资保存和传播。这就是数藏长期价值的依托,也是我们聚在这里的原因。
其实发泄下跌情绪没有错,跟风玩梗大家图一乐也挺好,笔者也觉得很搞笑,但如果因此扰乱自己的投资计划和对市场的看法,那就是真正的“韭菜”了。
根据笔者多年辗转海外和国内数藏的感受来说,WaveUP的AMM质押池和交易模式,是海外已经验证过完整闭环的模式,是鲸探和数藏久违的还真正有点用的创新。
海外项目一般都有匿名和实名,其实大部分都是匿名项目,愿意走在台面上实名露脸在聚光灯下做的项目,并不多,这也是一种责任和冒险。
如果连这样的公司都生存不下去,我只能说这个行业也许会在漫长的无聊的没有创新的一波波发行同质化藏品的各类真正的“割”的,和连老板名字都不知道的套皮平台中,再渡过很久的长夜。
以上,如果觉得文章读起来有点意思,欢迎点赞转发!如果想了解数字领域前沿消息,也可以设星标第一时间收到消息。谢谢观看,希望下次再见!
作者:听雨
邮箱:leyoswui@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