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老特发动贸易战之后,全球都看到了我们的强大。
为解决稀土难题,据稀土磁体初创公司Vulcan Elements,已与老特达成一项14亿美元(约人民币99.7亿)交易,用于建设一座年产1万吨磁体的工厂,旨在实现美方稀土自给自足。
巨额投资背后,美方真的能摆脱困境吗?
![]()
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上世纪80年 代,美稀土产业一度达到顶 峰,工厂超过400家,供应全球超90%稀土。结果由于去工业化,美方逐渐落后。
数据显示,当前美87%的系统高度依赖稀土,从导弹制导到战机隐身涂层,一旦被停货就会“断粮”。自收紧出口以来,美哀怨四起:从F-35战斗机到无人机零件厂,因为拿不到原材料,生产一拖再拖。
据悉,此次14亿投资中,就有6.2亿美元来自美,其余则来自私人资本等。
为应对中方挑战,Vulcan Elements的做法是通过从废弃磁铁和电子垃圾中回收稀土材料,以实现年产1万吨目标。
不过美若想突围依然困难重重。实际上,尽管成立仅2年的Vulcan Elements,已可以提炼出纯度超过99.95%的稀土,且产业链已完全脱离。但其今年3月才启动首 个商业生产设施,年产量仅为10吨,成本和技术成熟度等依然值得商榷,超越任重道远。
更棘手的是,美稀土产业在20世纪90年代早已崩溃,中下游环节严重缺失。即使工厂建成,产品也将陷入“定价过高无市场”的境地,更不用提中方长期主导整个供应链。
![]()
![]()
但在我国科学家持续攻关下,这些难题逐个突破。2009年,我们一举超越美方,成为汽车第一大国,生产7成电车;中企更是多次配比,使上述科技实现国产,额外加入中 药灵芝等天然物,纯度更高还没有美版伤身等风险,在后续吸引到诺贝尔得主杰弗里·霍尔加入。
相比之下,我们则在多个前沿领域越走越远。徐光宪院士提出的““串级萃取”理论,被视为稀土届“光刻设备”,至今无人超越,以至于他国只能把稀土运到我国提炼;上述青春科技也实现全产业链,原料吸收率和纯度领 先美方3倍,成本则不及5%,通过京-D、天-M收获数百万中产群体;无人机则拿下80%份额,5G专 利无出其右。
![]()
![]()
从今年4月正式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到中美会晤后同意暂缓执行,历时约209天的稀土博弈,让世界认清新的现实:手里的稀土,早已不是简单的矿产资源,更是一个威力巨大的“新核按钮”。
就连洛克希德・马丁CEO詹姆斯也坦言:“稀土就像太平洋的台风,我们可以预测它的路径,却无法改变方向。”
稀土不是装备,有时却比航母更有威慑力。但按下这个按钮,美如何接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