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吴大爷二三事,一起共同成长
知识分享 丨生活感悟
学习思考,寻找自我。
大家好,我是满肚子鸡汤的吴大爷,一个天天在键盘上敲打心灵,喜欢给人讲知识讲故事的男人。
有时候,我看现在的世界,像极了2010年第一次接触智能手机。
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突然拥有了超能力。
而今天的AIGC,又像一次加速100倍的智能革命,
把所有人推进了新的洪流里:
便宜、好用、看得懂、跑得快,
仿佛你不使用AI,就不配说你还在“工作”。
可越是这样,我越担心另一件事,
我们是不是越来越不会思考了?
你看那句已经被说烂的话,
“会用AI的人终将淘汰不会用AI的人。”
我倒觉得下一句才更重要:
“但不会思考的人,会被AI玩得团团转。”
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想跟你聊聊:
AIGC不是让我们躺平的万能钥匙,
而是逼我们重新理解“思考”这件事。
![]()
一、民主化创意?未必。AIGC的普及正在拉大差距
很多人乐观地说:
“AIGC让创作更民主,更大众化。”
听起来很美,但我只相信一半。
因为现实告诉我,
工具越强大,差距越容易被拉开。
你会prompt,我也会prompt。
但你的语言组织能力足够清晰,你能把一个抽象的想法拆成能执行的步骤;
你知道如何给AI提供反馈,
你知道什么是“有效输入”。
你就能驾驭这个工具。
而那些用一句“帮我写个爆款文案”的人,永远在原地踏步。
AI不是缩小鸿沟,而是放大鸿沟。
能用它表达世界的人,会表达得更具体;
不会表达的人,被甩得更远。
这世界的贫富差距,不是数学差距,
而是人造的美的差距。
未来,一个天才和一个普通人的区别,
就是他能不能真正调动这台“无限延展的头脑”。
![]()
二、AI是新电脑:你会用它,就会进入新世界
你还记得第一次学会用鼠标是什么感觉吗?
会用鼠标了,你就会了电脑;
会了电脑,你就能创造另一个世界。
现在进入AI时代,逻辑完全一样:
你会用AI,就能做所有你不会做的事。
你不会音乐?AI帮你作曲。
你不会动画?AI给你生成镜头。
你不会画画?AI把你的概念变成电影级别的画框。
你不会写方案?AI整合、分析、给方向。
所以,有些工作我没法外包给AI,
比如我自己挖数据的快乐。
那种“找到答案的爽”,AI无法替代。
但很多不开心的、机械的、重复的工作,
我都愿意交给AI。
工具是用来解放人的,
不是塑造更多苦力的。
![]()
三、工具越强,人越要问自己一句:我真正想做什么?
AI的爆发,会衍生很多新的活动,
新的职业,新的表达方式。
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
让人类从“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让创造成本无限降低。
我们越容易创造,越有时间思考。
越能思考,越知道自己真正想表达什么、想追求什么。
这是一个本质性的变化:
我们塑造了工具,工具又反塑造了我们。
所以,人最重要的任务不是“赶上AI”,
而是赶上真实的自己。
四、内容行业的底层逻辑正在被改写
我做内容运营这么多年,很清楚一件事:
内容不是创造热度,而是传递价值。
而现在的多数人,
都在用“创作时间”,做“内容生产”的活。
区别是什么?
内容生产——按规范、按格式、按需求写东西,像流水线。
内容创作——让一个想法变成作品,让情绪击中用户的灵魂。
标准化内容生产被AI接管,是早晚的事。
真的价值在于:
你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表达路径。
而AIGC让这件事更“结构化”了:
文本生成、图像生成、语音生成、短视频生成、SD建模……
世界有大模型,你也能拥有自己的小模型。
这是第一次,普通人也能拥有“专属能力”。
前提是:
你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
![]()
五、你输入什么,决定你能抵达什么
AI的输入偏差来自三个地方:
1.语义模糊性
2.逻辑模糊性
3.文化背景差异
简单说:
你输入的是玩笑,它会当真;
你输入的是废话,它产出的也不会更好。
语言组织能力决定Ai的“宽度”;
知识结构决定Ai的“深度”。
所以,要用好AIGC,你需要三件事:
第一步:界定需求
你要它做什么?你怎么判断它做得好不好?
第二步:提供反馈
你不满意,不是让它背锅,而是教它你要什么。
第三步:迭代模型内容质量
越精确,越强大。
别小看这三步,这就是未来所有工作流程的根。
![]()
六、你愿意呆在“猜你喜欢”的世界里吗?
这是我今天最想讲的部分。
手机越来越懂你;
算法越来越懂你;
推荐系统越来越懂你。
它知道你喜欢什么观点,
什么立场,
什么情绪,
什么姿态。
它让你爽,让你沉迷,让你以为“这就是世界”。
但这不是世界,这只是你的信息茧房。
当所有内容都为你“量身打造”,
你就不再需要思考。
你也不再需要辨别。
你只需要点点点。
就像电影《蠢蛋进化论》里的人类,
被机器喂养,彻底放弃思考。
苏格拉底说: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但现在的问题不是“不值得”,
而是你已经不知道自己被审视了。
七、理性不是知识,而是认知能力
很多人以为:
理性,就是冷静;
思考,就是推理。
实际上:
理性,是认知水平带来的稳定状态。
思考,是不断试错、不断修订逻辑链条的过程。
真正有效的思考,不是“知道答案”,
而是能构建一个稳定的推演结构。
这才是我们应该向AI学习的部分。
AI不会情绪化,它不会被情绪操纵。
而我们会。
所以,人类最大的课题不是“控制AI”,
而是学会控制自己的头脑。
![]()
结语:在洪流里保持清醒,是一种稀缺能力
AI会越来越强,工具会越来越智能。
但真正的力量,不在技术,而在使用技术的人。
未来属于谁?
不是会写Prompt的人;
不是会跑模型的人;
而是
能在信息洪流里保持清醒的人。
能在工具洪流里保持方向的人。
能在时代洪流里保持思考的人。
愿你在这个时代,不被AI替代,
也不被情绪淹没,
更不被“猜你喜欢”的世界囚禁。
愿你保持独立、保持好奇、保持自我审视。
愿你活得清醒、有火、有灵魂。
——吴大爷敬上
欢迎点赞、转发、评论。
我是吴大爷,夜风同学
愿一路陪你共同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