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湖北武汉某小区内上演激烈争执:装修工人老陈(化名)将刚完工的吊顶砸得粉碎,散落的龙骨与石膏板铺满客厅。这场冲突的起因,是业主李先生(化名)在结账时突然提出扣减1000元工程款,而老陈从早上8点连续施工至次日凌晨1点,原本仅能赚500多元辛苦钱。事件曝光后,“装修扣款”“口头协议风险”等话题迅速引发网友讨论。
![]()
一、事件始末:通宵赶工后遭遇“砍价”,情绪失控砸毁成果
据老陈回忆,11月8日他通过熟人介绍承接李先生家的吊顶装修,双方口头约定“包工包料3000元,包含龙骨、石膏板及安装费”,未明确约定质量扣款标准。为赶在李先生要求的时间内完工,老陈带着工具从8点开工,午饭仅匆匆吃了份盒饭,一直忙碌到次日凌晨1点才完成全部工序,“吊顶平整度、接缝处理都按标准做的,当时业主也过来看了,没说有问题”。
11月9日上午,老陈上门结算工程款时,李先生突然提出扣款要求:“边角处理不够完美,而且材料看起来不值这个价,最多给2000元。”老陈当即表示反对,强调材料均为约定的国标产品,且施工符合规范,但李先生坚持只给2000元,还称“不同意就一分钱没有”。
“干了17个小时,除去材料成本就赚500多,现在还要扣1000,等于白干还倒贴钱。”争执中情绪失控的老陈,拿起扳手砸向吊顶,原本平整的顶面瞬间布满窟窿。李先生见状报警,民警到场后调解无果,建议双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二、双方各执一词:质量争议背后的协议漏洞
对于扣款原因,李先生向赶到现场的媒体解释,并非故意压价:“吊顶边角有明显缝隙,用手摸能感觉到不平整,而且他用的龙骨厚度比我预期的薄,扣1000元是合理的质量扣款。”但当被问及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标准约定时,李先生坦言“只是口头提过要‘做得好看点’,没写具体要求”。
老陈则提供了购买材料的收据,显示龙骨、石膏板等材料花费2400多元,“3000元总价里,材料成本占了八成多,我就赚个手工费”。他强调施工前已告知李先生材料规格,对方当时并未提出异议,“现在完工了说材料不好,明显是想少给钱”。
周边邻居透露,事发时听到激烈争吵,“工人情绪特别激动,说自己白干了一整晚,业主则指责工人毁东西”。目前双方仍未就赔偿达成一致,李先生要求老陈赔偿吊顶修复费用,老陈则坚持要回3000元工程款。
三、法律解读:口头协议难维权,毁物需担责
这场纠纷暴露出装修行业常见的法律与实操风险。北京某律师事务所刘律师指出,事件中双方存在两大核心争议点:
其一,口头协议的举证困境。根据《民法典》规定,承揽合同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当事人需对约定内容承担举证责任。由于双方未书面明确质量标准、扣款条件及材料规格,李先生以“质量问题”扣款缺乏明确依据,老陈也难以证明材料符合“约定标准”,维权均面临障碍。
其二,砸毁装修成果的法律责任。刘律师强调,即使业主存在不合理扣款行为,老陈砸毁已完工吊顶的行为已构成侵权,需承担修复费用。若砸毁行为导致房屋结构受损,还可能违反《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面临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情绪激动不能成为免责理由,工人应通过协商或诉讼维权,而非破坏财物。”
![]()
四、行业痛点:口头协议成“雷区”,这类纠纷频发
记者走访武汉多家装修市场发现,类似纠纷并非个例。某装修公司负责人透露,散户装修中近六成采用口头协议,尤其熟人介绍的工程,往往因“不好意思较真”省略书面约定,“后期容易在质量、价格上起争执,比如业主觉得‘做得不好’,工人觉得‘符合要求’,没有书面标准就说不清”。
2024年4月施行的《河北省民用建筑装饰装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便明确,装饰装修工程应遵循约定或合同承担责任,但实践中大量散户装修仍忽视书面协议的重要性。业内人士提醒,装修前无论是否熟人介绍,都应签订书面合同,明确约定材料规格、质量标准、工程款金额、扣款条件等核心条款,必要时可留存材料样品、施工照片作为证据。
五、公众热议:辛苦钱该不该扣?协议意识需强化
事件引发的讨论中,网友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老陈的网友认为:“工人通宵干活太辛苦,业主临时扣款不地道,3000元包工包料本就不贵”“口头约定也是约定,完工后反悔就是耍赖”;也有网友理解李先生的顾虑:“装修质量关乎居住体验,有问题确实该处理,但扣款金额需合理”。
更多网友聚焦“口头协议风险”,有过装修经历的网友分享:“之前装修刷墙,口头说‘刷两遍漆’,结果工人只刷一遍,维权时拿不出证据只能认栽”“不管金额大小,书面合同必须签,这是保护双方”。还有声音呼吁规范装修市场:“应推广简易装修合同模板,明确基础质量标准,减少此类纠纷”。
截至发稿,老陈与李先生仍在协商中,老陈表示愿意承担部分修复费用,但要求李先生按约定支付合理工程款。这场因1000元扣款引发的冲突,给装修双方都敲响了警钟:口头约定的“人情”,终究抵不过书面协议的“保障”,而一时的情绪失控,只会让问题更难解决。正如网友所言:“辛苦钱值得尊重,质量问题也该较真,但前提是把规则讲在前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