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第十二届“新子学”国际研讨会:回望古典文明 转化诸子智慧

0
分享至

2025年11月7日-9日,第十二届“新子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诸子研究院与黄冈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中、日、韩、美、新加坡等国的70余名诸子学研究者聚集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针对“新子学”与中国文明史等一系列问题展开探讨,将相关研究向深处推进。


黄冈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朝阳教授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在中华文明灿烂辉煌的发展长河中,先秦诸子及历代的子学先贤,为我国的民族精神与道德智慧贡献了无数的思想瑰宝。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新起点之上,各位子学研究界的学术泰斗、骨干才俊齐聚黄州,百家争鸣,共商“新子学”学术体系的建构与发展,这既是人文学界的盛事,同时也是积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高规格盛会。在随后的会议发言中,与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新子学”理念与诸子学思想。

一、“新子学”与历史上的诸子时代


方勇

中国诸子研究院方勇院长认为诸子智慧的意义在于它是中华文明史在早期的理论结晶,它的许多内容都刻在中华文明的基因中,故而应结合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来理解诸子学,基于对中华文明未来发展方向的关切来探讨“新子学”,诸子学与“新子学”的研究要灌注一种历史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曹峰教授指出应借助历史的视野审视诸子学,展开对“诸子时代”的探讨,并拓展至“前诸子时代”与“后诸子时代”,将诸子学的发展线索贯穿从三代到隋唐的中国历史中。山东师范大学李华教授提出从西周到汉代的八百余年,是中华文化价值系统建构与定型的关键时期,“诸子时代”实为对周代礼乐文明的承袭与创造性回应。华中师范大学刘韶军教授认为先秦之后的历代诸子学说也与先秦诸子思想有着内在联系,诸子学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一个绵延不断之流。日本熊本县立大学山田俊教授与华侨大学王书华教授两位学者则分别讨论了苏轼、程大昌两位宋代思想家与先秦诸子的理论传承关系,展现了诸子学深远的历史影响。南昌大学王小虎副教授论述了作为历史的诸子学其自身的意义,认为这种意义有待于“新子学”在还原其历史的基础上再对它的源起与走向做深入阐发,并认为“轴心时代”出于西方哲学视野的建构,不一定适合中国诸子学的历史。河南师范大学李小白副教授讨论子史关系时将“史”作为沟通“经”与“子”的媒介和基础,强调史学的思想性与“入道见志”的子书并无二致。

二、“新子学”与古典学研究范式

古典学的核心正是在于研究古典文明,先秦诸子学是中国古典学的重要构成,“新子学”的探讨亦涉及到中国古典学的学术范式问题。浙江科技大学张涅教授在这方面提出的主张是通过流变性的梳理把握整体性的内容结构、基于特定性的领会获得背后的一般性认识,这不同于西学以概念为基本单位、通过逻辑认识建构体系,它是“新子学”所应探索的新范式。马来西亚拉曼大学劳悦强教授则认为古典性不应被简化为“正典文本”或固定的文本库,而应被理解为在媒介与传统间的活力、典范性与哲学共鸣,这是子学长久保持生命力、历久弥新的根源,亦是“新子学”所应努力的方向。扬州大学曾建华副教授认为“新子学”应积极引入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合理地利用数字智能工具以实现对知识的整合与挖掘,开拓古典学研究的全新范式。此外,郑州大学孙广讲师以文章学作为中国古典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强调立足经典文本、以文本脉络和语境为核心探索诸子典籍,郑州大学魏倩倩讲师则从古典性与现代性两个维度出发来讨论“新子学”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构思想桥梁,东南大学黄书博士则对照古代诸子学、近现代诸子学与当代“新子学”,认为三者间呈现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层次递进关系。

三、从“新子学”视域审视诸子学经典问题

本次会议亦针对诸子学的经典问题展开新的探讨。关于孔老问题,武汉大学黄燕强副教授主张回归儒道两家讲述的孔老故事,追寻故事中蕴含的哲学义理,上海财经大学陈成吒副教授则认为“新子学”追求平置孔老并揭示孔老之间的辩证关系,其意义在于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子二元结构及其历史性的互动关系,北京大学高金鹏博士则以孔老问题来反思中国哲学史写作范式的差异,并从“新子学”的视角为此问题的探讨打开新空间。关于诸子学核心观念的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刘思禾副教授基于现代的语言体系概括出诸子学的一系列重要观念,包括活动性、整体性、纵向性、层级性、标准型和统摄性六类,南阳师范大学揣松森副教授则通过对“诸子”概念演变与诸子群体构成的考察来实现对诸子学内涵的更准确界定,福建师范大学欧明俊教授则关注到诸子的人格精神,主张“新子学”从孟子人格精神中汲取养分、丰富自身的内涵。


会议现场

四、“新子学”开新的设想

“新子学”是汲取古典智慧以面向未来的学术,与会学者基于已有成果展望了“新子学”在各领域将会产生的影响。山西师范大学郝雨教授认为“诸子百家”之学,更是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智慧,面向未来的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子学”或可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之魂。上海电机学院王泽宇讲师结合高考试题等内容展示了“新子学”基础教育考试体系中的渗透,并提出了“新子学”与基础教育更深度融合的途径。南宁师范大学叶艳明副教授与毫州学院张申讲师分别讨论了“新子学”视域下关于兵学研究的新突破,上海师范大学欧梦越讲师则以严复为参照,探讨了“新子学”应如何实现传统的现代转化、构建兼具民族特色与世界意义的现代思想体系。台湾地区中国文化大学王俊彦教授认为诸子学在各个学科、各个邻国都有着广泛影响力,“新子学”应为理、工、法、商诸学科提供理论支持,并关注日、韩、越等邻国如何吸收诸子学,再将这些成果重新引进回来服务于当前中国的社会需要,同时,“新子学”不能局限于诸子思想的形上理论层面,还要考虑结合现实经验转化诸子学说,此外,切近现实且内容多样的诸子学可以为世界提供多元的思想支撑,不同国家文化可以各取所需,“新子学”应以此为努力方向,像近世浙东实学一样在海外形成广泛影响。


会议现场

会议总结中,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陈志平院长指出本次会议共收到70余篇学术论文,大家围绕“新子学”的历史重构、现代转化、跨学科探索三大主题,展现了诸子学研究的多元路径,从文献考据到理论创新,从本土资源到全球视野,展现了子学精神对全球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他进一步指出,“新子学”作为时代思潮其引领力体现在核心议题的持续深化、经子平等学术生态的构建、研究方法的“开新”与前沿探索的推进三个方面,诸子学的学科化及对中国文化方向的求索也在“新子学”理论探寻的历程中有所创获,在未来“新子学”还将会发挥更大影响力。


与会学者合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7446文章数 50840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