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广州奥体中心灯火璀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这是首次由广东、香港、澳门联合承办的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赛期最长、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全运会,不仅汇聚了1.5万余名竞技体育健儿逐梦赛场,更以1.1万名群众运动员的热情参与,让“全民全运、全运惠民”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国家号召全民运动的生动注脚。恰逢11月广东《关于扎实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体育强省的意见》重磅出台,盛会与政策双向赋能,让全民运动热潮在南粤大地持续升腾。
十五运:全民运动与湾区融合的时代盛会
作为二十大后首届全运会,十五运注定意义非凡。从11月9日至21日,广东、香港、澳门三地联动,不仅呈现了跨越三地的公路自行车赛这样的创新赛事,更在项目设置上兼顾竞技与全民属性——34个大项419个小项涵盖奥运新增项目,23个大项166个小项的群众赛事囊括太极拳、舞龙舞狮等特色项目,上百万人通过“我要上全运”活动参与预赛,形成“周周有比赛”的全民运动热潮。
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届全运会九成场馆采用改造升级模式,赛后将全部向公众开放,广州奥体中心的开放式运动空间、惠州升级后的健身步道,让赛事红利真正转化为全民运动资源,完美契合“办好一次赛,激活数座城”的发展理念。而这场三地联合承办的盛会,正是广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与省级政策中“以十五运为契机促进湾区体育规则互通、资源共享”的要求高度契合。
政策护航:国家引领+地方落地,体育产业迎双重利好
![]()
全民运动热情的持续高涨,离不开国家与地方政策的双重加持。9月出台的《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突破7万亿元,通过20条重点举措推动体育融入日常生活。
![]()
紧随其后,11月广东发布的《关于扎实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建设高水平体育强省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地方落实路径。政策明确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体育强省,提出实施“六项行动”,其中核心举措直击民生与产业痛点:一是强化全民健身供给,推进体育设施“嵌入式”建设、智慧化改造,实施“四万”基层服务计划完善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二是壮大体育产业生态,深化“体育+”融合发展,培育本土赛事品牌,推动赛事进商圈、进景区打造消费新场景;三是深化粤港澳大湾区体育协同,以十五运为契机推动三地规则互认、资源共建,携手打造国际赛事承接地。
双重政策红利加速落地:各地体育消费券持续发放,广东3个区域入选国家级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观赛+旅游”“体卫融合”等新业态不断涌现,让运动从“赛场竞技”延伸为“日常选择”,也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尚座Spark:政策落地标杆,打造运动之城新范本
在全民运动热潮与政策东风的双重驱动下,尚座Spark应势而生,以25万㎡超大体量,在深圳龙华大浪时尚小镇打造泛运动社区。
![]()
▲示意图
在设施上,4万平方米BSK运动公园、520米空中连廊跑道构建“空中-地面-下沉”三维运动空间,实现体育设施“嵌入式”布局,呼应政策对高品质运动空间的要求;
在产业融合上,深度践行“体育+”理念,将运动场景与电商、网红经济、低空产业结合,通过园区直播电商供应链让国潮运动装备直达消费者,与BSK全国篮球争霸赛(年流量超6亿)IP联动,打造赛事经济消费闭环;
在全民参与上,年均规划50+场大型赛事活动,涵盖专业竞技、群众健身、青少年培训等多元场景,构建“周周有赛事、日日有活动”的社区氛围,完美承接政策中“扩大赛事供给、培育基层体育组织”的要求。
![]()
▲示意图
作为泛运动社区的核心载体,尚座Spark不仅是运动场地的集合,更是体育融入生活、产业赋能城市的实践典范。它以“运动之城”为核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运动热爱,也为广东建设体育强省、推动湾区体育融合提供了可复制的社区样本。
随着十五运会赛事全面展开,粤港澳大湾区的体育热潮将持续升温。深圳湾大桥上的跨境马拉松、港珠澳大桥上的自行车赛,这些前所未有的跨境赛事不仅彰显了大湾区的融合成果,更成为三地协同发展的生动注脚。
体育,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推动着区域融合与经济发展。当赛场上的激情转化为全民健身的动力,当体育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7万亿元的体育产业蓝图将不再遥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