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时递一张纸就行?很多人都觉得“离职申请书”和“离职通知书”没区别,随便写一张交给公司就完事。但2025年最新劳动争议数据显示,近三成离职纠纷都源于这张纸——有人把“通知书”写成“申请书”,原本能拿的经济补偿没了;有人没写清离职时间,被公司算成旷工;还有人因为文件名称写错,维权时直接输了官司。
![]()
其实这俩文件差着“天壤之别”:一个是“求公司批准”,一个是“通知公司我要走”,法律后果完全不同。今天就用大白话把核心区别、写法要点、避坑技巧全说透,不管你是主动辞职、被公司劝退,还是想拿N+1补偿,都能照着做,避免因一字之差吃大亏。
先划核心:为啥这俩文件不能混?本质是“请求权”vs“决定权”
简单说,离职申请书是“请求”,离职通知书是“告知” ,法律性质完全不同,直接决定了你能不能顺利离职、有没有补偿、需不需要承担责任。
先看“离职申请书”:你写“申请离职”,本质是向公司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请求”,属于“要约”。这意味着公司可以同意,也可以拒绝——如果公司不同意,你直接走了,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不仅拿不到工资,还可能要赔偿公司损失;就算公司同意,也得等双方协商好的时间离职,不能说走就走。
再看“离职通知书”:你写“通知离职”,是行使《劳动合同法》赋予的“单方解除权”,属于“单方意思表示”。只要你提前30天(试用期提前3天)书面通知公司,不管公司同不同意,到期你都能直接走,工资必须结清,公司不能扣钱、不能阻拦,更不能算你旷工。
举个真实案例:2025年年初,北京的小李想辞职,写了一份《离职申请书》,上面写着“恳请公司批准我于3月1日离职”。公司以“项目没做完”为由拒绝了,小李没管,3月1日直接不来上班。结果公司以“旷工”为由扣了他2月工资,还要求赔偿项目延误损失。小李申请劳动仲裁,因为提交的是“申请书”而非“通知书”,仲裁委认定他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驳回了他的诉求——就因为一个“请”字,工资和维权都输了。
还有个反面案例:深圳的王女士写的是《离职通知书》,明确“现通知公司,我将于30天后(4月15日)正式离职,请配合办理交接手续”。公司多次挽留无效,还想让她多干1个月,王女士直接拒绝,4月15日按时离职。公司扣了她半个月工资,王女士申请仲裁,最终不仅要回了工资,公司还因未及时结清工资支付了赔偿金——这就是“通知书”的法律底气。
所以记住:主动辞职想“说走就走”(按法定时间),就写“离职通知书”;如果是和公司协商离职,想让公司批准后再走,或者需要公司支付补偿才离职,才写“离职申请书”(但要明确协商条件)。
再拆细节:8个核心区别,一张表看清,不用再纠结
很多人还是分不清,直接上干货表格,每个区别都对应实际影响,一看就懂:
![]()
举个场景对比:
- 如果你因为“个人家庭原因”想辞职,不想和公司扯皮,直接写《离职通知书》,明确30天后离职,到期就能走,工资一分不能少;
- 如果你觉得公司有违法情况(比如没交社保、拖欠工资),想拿N+1补偿再离职,就可以写《离职申请书》,注明“因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保,现申请于X日离职,请公司按规定支付经济补偿XX元”,这就是协商的筹码。
2025年重点:这3种情况,写对文件才能拿补偿
很多人不知道,主动辞职也可能拿经济补偿,但前提是“公司违法在先”,而且文件写法要对,否则补偿会泡汤。
根据2025年最新劳动仲裁案例总结,以下3种情况,写《离职通知书》并注明“被迫离职原因”,就能依法拿N倍经济补偿(N是工作年限,满1年算1个月工资):
1. 公司未依法缴纳社保(包括没交、断交、按最低标准交)
- 通知书核心写法:“因公司自2024年1月起未依法为我缴纳社会保险,现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通知公司,我将于30天后(X年X月X日)解除劳动合同,请公司在离职当日结清工资,并支付经济补偿XX元(工作X年,按X个月工资计算)。”
- 注意:要提前收集证据(社保缴费记录、工资条),避免公司否认。
2. 公司拖欠工资、加班费(包括晚发、少发、不发)
- 通知书核心写法:“因公司拖欠我2025年X月工资XX元、X月加班费XX元,经多次沟通无果,现通知公司,我将于3天(试用期)/30天后解除劳动合同,请公司结清全部拖欠工资及加班费,并支付经济补偿。”
- 注意:保留沟通记录(微信、邮件、聊天截图),证明你曾要求公司补发。
3. 公司未提供劳动条件(比如强制调岗降薪、不让上班、办公环境有安全隐患)
- 通知书核心写法:“因公司未经我同意,擅自将我从XX岗位调至XX岗位并降低工资,且未提供约定的劳动条件,现通知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请支付经济补偿及未足额支付的工资。”
- 注意:收集劳动合同(明确岗位和工资)、调岗通知(书面或口头记录)作为证据。
反之,如果公司没有违法情况,你单纯因为“不想干了”“找到更好工作了”主动辞职,不管写什么文件,都没有经济补偿,重点是确保离职流程合法,不被扣工资。
避坑指南:这5个错误千万别犯,很多人栽过
离职文件写错,轻则耽误离职时间,重则丢工资、丢补偿,这5个常见错误,一定要避开:
错误1:文件名称写错,把“通知书”写成“申请书”
- 后果:本来是单方告知,变成了协商请求,公司可以拒绝,你强行离职可能算违法;
- 正确做法:主动辞职不想协商,直接写“离职通知书”,标题不能错,哪怕内容简单,名称也不能改。
错误2:没写清离职日期,只写“尽快办理离职”
- 后果:公司可能拖延交接,或者算你“随时可以走”,导致工资结算不清;
- 正确做法:明确写清“离职生效日期”,比如“现通知公司,我将于2025年X月X日正式离职”(从通知送达日算,满30天)。
错误3:写了“自愿放弃所有补偿”,事后想反悔
- 后果:如果是自愿写的,且公司没有胁迫,仲裁时很难要回补偿;
- 正确做法:如果公司没有违法,确实不想要补偿,可写;如果公司有违法情况,想拿补偿,就千万别写这句话。
错误4:口头通知后,没提交书面文件
- 后果:公司可能否认你提过离职,说你旷工,扣你工资;
- 正确做法:必须提交书面文件(纸质版签字+电子版拍照留存),送达方式选“能留痕”的(比如直接交给HR签字确认、快递寄到公司注册地址并保留快递单)。
错误5:离职原因写得太模糊,或写了“个人原因”却想拿补偿
- 后果:如果写了“个人原因辞职”,事后再以“公司违法”为由要补偿,仲裁委一般不支持;
- 正确做法:想拿补偿,离职原因必须写清楚公司违法事实(比如“未交社保”“拖欠工资”);单纯个人原因辞职,可写“个人职业发展原因”,简洁明了。
2025年最新模板:直接抄,不用自己写,避免踩雷
给大家整理了3个实用模板,覆盖大部分离职场景,直接填信息就能用,比网上搜的模板更合规:
模板1:个人原因主动辞职(无补偿)——离职通知书
离职通知书
致XX公司(公司全称):
本人XXX(姓名),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于XXXX年XX月XX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担任XX岗位(岗位名称)。
现因个人原因,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现通知公司:我将于30天后(XXXX年XX月XX日)正式解除劳动合同。
请公司在离职生效日前安排人员与我办理工作交接手续,并在离职当日结清我的全部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等)及未休年假折现。
特此通知。
通知人(签字):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备注:试用期员工将“30天后”改为“3天后”,其他不变)
模板2:公司违法被迫辞职(有补偿)——离职通知书
离职通知书
致XX公司(公司全称):
本人XXX(姓名),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于XXXX年XX月XX日入职,担任XX岗位,月工资XX元。
入职以来,公司存在以下违法事实:1. 自XXXX年XX月起,未依法为我缴纳社会保险;2. 拖欠我XXXX年XX月工资XX元,经多次沟通仍未补发(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四十六条规定,现通知公司:我将于30天后(XXXX年XX月XX日)解除劳动合同。请公司在离职当日:1. 结清我的全部工资及加班费;2. 支付经济补偿XX元(工作X年,按X个月工资计算);3. 为我补缴XXXX年XX月至XXXX年XX月的社会保险。
相关证据(社保缴费记录、工资条、沟通记录等)已留存,如有需要可随时提供。
特此通知。
通知人(签字):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模板3:协商离职(可谈补偿)——离职申请书
离职申请书
致XX公司(公司全称):
本人XXX(姓名),身份证号XXXXXXXXXXXXXXX,现任XX岗位。现因个人职业规划调整,申请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具体如下:
1. 拟离职日期:XXXX年XX月XX日;
2. 请公司在离职当日结清我的全部工资、奖金及未休年假折现;
3. 恳请公司支付经济补偿XX元(根据协商结果填写,如无则不写);
4. 我将配合公司完成工作交接,交接完毕后请公司出具《离职证明》。
望公司予以批准,盼复。
申请人(签字):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备注:此模板需公司签字同意后生效,协商不成可改为模板1或2)
还有3个关键提醒:离职交接+证据留存+离职证明
很多人以为交了文件就完事了,其实后续这3件事没做好,照样会出问题:
1. 工作交接:列清单,让接收人签字
- 做法:把手上的工作项目、文件资料、账号密码、待办事项列成清单,交接时让接收人签字确认,自己留一份复印件;
- 目的:避免公司以“未办妥交接”为由扣工资,就算有纠纷,清单也是证据。
2. 证据留存:所有文件都要留痕
- 必须留存的证据:离职文件(签字版+电子版)、送达记录(快递单、HR签字确认单)、工资条、社保缴费记录、劳动合同、沟通记录(微信、邮件);
- 留存方式:纸质文件拍照备份,电子版存云端(百度云、微信收藏),避免丢失。
3. 离职证明:一定要要,且不能写负面评价
- 法律规定:公司必须在离职后15日内出具《离职证明》,内容只能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岗位、离职日期,不能写“员工表现不好”“被辞退”等负面评价;
- 用途:找新工作时需要提供,社保转移、公积金提取也可能用到,公司不给可以打12333投诉。
常见误区:这4个说法都是错的,别被公司忽悠
离职时,很多公司会用各种理由忽悠你,这4个常见误区,一定要认清:
误区1:“你写了申请书,我们没批准,你不能走”
- 错!如果是“通知书”,不管公司批不批,到期都能走;如果是“申请书”,公司不批准,你可以改为“通知书”,重新提交;
- 正确做法:如果公司拒绝批准申请书,直接发《离职通知书》,明确30天后离职,保留送达证据。
误区2:“提前走可以,要扣你一个月工资当违约金”
- 错!《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两种情况可以约定违约金:竞业限制和服务期(比如公司给你花了大额培训费),普通岗位提前离职,公司不能扣工资;
- 正确做法:如果公司扣工资,直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返还,大概率能胜诉。
误区3:“你是主动辞职,工资要等下个月发”
- 错!离职当日必须结清全部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加班费,公司说“下个月发”是违法的;
- 正确做法:离职时要求当场结清,公司拒绝的话,打12333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误区4:“我们没签劳动合同,不用写离职文件”
- 错!就算没签劳动合同,只要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比如有工资条、工作记录),离职也要提前通知,否则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 正确做法:照样提交《离职通知书》,同时可以要求公司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入职满1个月未满1年)。
最后总结:离职文件是“维权凭证”,不是“走个过场”
不管是主动辞职还是被迫离职,“离职申请书”和“离职通知书”都不能随便写——一字之差,可能就是“合法离职”和“违法离职”的区别,是“拿补偿”和“白吃亏”的区别。
2025年劳动法规越来越完善,对劳动者的保护也越来越到位,但前提是你要懂法、会用法。写对离职文件,留存好证据,按流程办理交接,才能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既不委屈自己,也不被公司忽悠。
最后想跟大家探讨一下:你离职时写过“申请书”还是“通知书”?有没有遇到过公司扣工资、不给补偿、不出具离职证明的情况?你是怎么解决的?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看法,让更多人避开离职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