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刚过,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的两天访华行程,带回去一份分量十足的合作文件——《2026-2030年中俄卫星导航合作路线图》。
这意味着北斗和格洛纳斯要从“互相帮衬”变成“深度绑定”,连过去五年的合作成果都一并做了验收。但你可能会问,俄罗斯为啥这会儿非要拉着北斗组队?这俩系统绑在一起,又能给全球定位市场搅出什么新动静?
![]()
俄罗斯为何急着找北斗合作
我们先从格洛纳斯的坎坷身世说起,1976年苏联就启动了这个项目,跟美国GPS算是同期,但后来的发展轨迹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苏联一解体,俄罗斯经济直接掉链子,连自家军队都买不起本国的导航终端,1994年第一次车臣战争时,俄军居然得花钱买国外的民用GPS设备,这事儿放在军方史上,属实有点没面子。
![]()
1996年格洛纳斯总算凑齐24颗卫星建成了,可没撑几年,就因为没钱维护,17颗卫星基本成了太空废铁。2011年普京下决心重建,系统是能用了,但只有军用,民用市场完全不管不顾,而没有商业收入撑着,再牛的系统也迟早得断粮。
技术上俄罗斯也走了弯路,GPS、北斗、伽利略都用“码分多址”,成本低还高效;格洛纳斯偏要搞“频分多址”,每颗卫星得用不同频率。抗干扰能力是强了点,但制造成本直接翻倍,维护起来也麻烦得多。
![]()
2022年俄乌冲突一爆发,老卫星寿命到了,西方又搞技术制裁,维护更是难上加难。俄罗斯这才醒过神来,必须转型。2023年8月发射了首颗格洛纳斯-K2新卫星,9月就播发了适合民用的CDMA信号。
但俄罗斯也明白,光靠自己肯定玩不转,得找个靠谱的伙伴。这时候,北斗就进入了他们的视野。2020年北斗三号完成全球组网,精度、稳定性、覆盖范围都不输GPS,更关键的是,中国还摸透了导航系统商业化的路子。俄罗斯既需要技术支持,也得学学怎么让系统真正赚钱。
![]()
从互补到深度融合的技术突破
2021年12月,中俄签了第一份合作路线图,当时定的目标是“互补兼容”和“互设地面站”。互补就是俩系统互相当备份,地面站则是为了提高各自在对方区域的定位精度。
到2022年10月,这些计划就开始落地了。中方在俄罗斯的奥布宁斯克、伊尔库茨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建了三个北斗监测站,俄方也在长春、乌鲁木齐、上海建了格洛纳斯站点。这些监测站能实时校正信号偏差,把定位误差控制在5米以内。
![]()
2024年8月,双方觉得还能再进一步,实现更高程度的兼容互操作。这次米舒斯京访华签的协议,核心就是把技术融合推到新高度。其中《北斗和格洛纳斯导航系统时间互操作合作协议》特别关键,俩系统的时间基准必须对齐,误差得压到10纳秒以内。
2019年中俄就一起搞出过多模多频射频芯片,能同时处理北斗的B1C信号和格洛纳斯的L1信号。现在这种芯片已经装到了智能手机和车载导航里,用户在国内能收到北斗信号,跑到俄罗斯也能无缝接上格洛纳斯,定位精度一点不下降。
![]()
这里要注意,星座互补也是个大优势。格洛纳斯的卫星轨道倾角高,对高纬度地区覆盖好;北斗则侧重中低纬度。俩系统一起用,全球任何地方能看到的卫星数量都能增加。根据测试数据,单系统定位可用性大概90%,双系统组合能提到99.8%。
举个实际例子,满洲里口岸的跨境运输车辆装了兼容双系统的终端,货物运输轨迹能实时监控,定位延迟从秒级降到了毫秒级。黑龙江农垦基地的拖拉机用了双系统导航,耕作直线误差小于2厘米,农药喷洒效率提了30%。俄罗斯罗斯托夫州的小麦农场也在用,变量施肥让成本降了20%。
![]()
中方获得的战略收益
跟格洛纳斯合作,对北斗全球化推广的意义可不小。GPS占全球终端市场90%以上份额几十年了,想打破这种垄断,得找对突破口。俄罗斯以及它能影响到的独联体国家、中亚地区,就是个重要市场。
2025年的数据指出,俄罗斯境内支持北斗的智能手机占比已经到了45%,2020年的时候还不到10%。靠着跟格洛纳斯深度绑定,北斗在俄罗斯市场的渗透速度比预想快多了。
![]()
在国际标准制定上,中俄联手也有了更多话语权。国际电信联盟已经采纳了双方提交的部分频段分配方案。过去国际海事、民航这些领域长期被GPS标准主导,现在有了北斗和格洛纳斯的联合推动,这些领域的规则制定开始有了松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北斗推广的重点区域。截至2025年,东盟、中亚等地区的双系统终端出货量每年增长40%。印度尼西亚、泰国这些国家,已经开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采购兼容北斗和格洛纳斯的设备。
![]()
话说回来,北极航道合作也是中俄导航合作的重要方向。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北极航道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大。北斗通过俄罗斯境内的监测站,能把北极地区的定位误差缩小到米级,这对船舶航行安全太重要了。
全球导航市场的格局重塑
GPS主导全球导航市场几十年,这种垄断带来的不只是商业利益,还有战略控制力。美国能在关键时刻给某些区域降低GPS精度,甚至完全关闭民用信号。这种“数字霸权”,让很多国家都觉得不安。
![]()
北斗和格洛纳斯深度合作,给全球用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替代方案。尤其是在地缘政治风险高的时候,双系统组合就是最后的安全网。俄乌冲突期间,格洛纳斯的强抗干扰能力很突出,北斗的短报文功能在应急通信里也起了大作用,俩系统的特性正好互补。
在世贸组织框架下,中俄也在联合推动导航服务的非歧视原则。那些单边强制性措施、技术遏制行为,本身就违反多边贸易规则。中俄在世贸组织第14届部长级会议前加强立场协调,就是要维护全球导航服务的公平竞争环境。
![]()
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这些多边平台,也成了中俄推广导航合作经验的重要渠道。2025年9月上合组织天津峰会通过的声明里,专门提到要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等领域加强合作,卫星导航正是其中的优先项目。俄罗斯作为2025年上合组织政府首脑会议主办国,还把导航合作列为了重点议题之一。
![]()
未来五年的新路线图已经签了,北斗与格洛纳斯的深度融合还会继续推进。这场合作不只是改变了两国的导航服务能力,还在重塑全球定位市场的竞争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