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梅州市五华县村级家事调处室:“情、法、联”巧解千家结 | 粤家和·家事“解铃人”

0
分享至

小家安,大家兴。在家门口化解家事纠纷,正成为梅州市五华县基层治理的新风景。2024年3月,五华县妇联在上级妇联指导和县委的重视支持下,联合县法院、司法等部门,在全市率先设立村级家事调处室,探索出一条发挥家庭家风家教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新路径,推动家事治理、诉源治理、矛盾纠纷治理协同发力,成为五华县落实“1+6+N”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实践。


以“情”为线,破冰暖心

家事调处室的主理人们始终秉持“把群众当家人,把她家事当自家事”的理念,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和道德影响力,用真情打开群众心扉。在河东镇下一村,妇联主席李碧香便是这一理念的践行者。2024年4月,村民王某清(化名)焦急地来到家事调处室求助,称与妻子林某英(化名)发生争吵后,妻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李碧香与调解员李彩香听取情况后,立即联系村里的“三有”老年妇女周锦英共同分析案情。“我们先采取冷静处置法,让双方都冷静思考。”李碧香说。一周后,调解团队分别听取夫妻双方的想法,发现矛盾的症结在于李某清对妻子与异性交往的误解。经过情感疏导和专业辅导,李碧香引导当事人认识到婚姻需要理解和包容,最终促成夫妻和解。自2024年3月下一村家事调处室设立以来,李碧香已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4起,参与邻里纠纷调解13起,开展法治宣传7场,覆盖206人次。她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大家把经念顺。”


以“法”为尺,破局解困

家事调处室严格以法律为准绳,联动人民调解员、综治网格员、驻村律师和驻村法官等力量,为当事人开展联合释法,明晰权利义务,确保调解的合法公正。在具体工作中,李碧香这样的基层调解员不仅依靠人情事理,更注重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她会同驻村律师为妇女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她们了解自身权益,在法治框架内寻求问题解决之道。这一工作模式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11月,五华县妇联在总结首批2个村级家事调处室经验的基础上,已实现一镇一调处室全覆盖。16个村(社区)家事调处室累计提供法律咨询89余次,化解家庭矛盾纠纷18起,开展法治宣传35场,覆盖千余人。更令人欣喜的是,21名县级家事调查员参与家事调查案件10件,推动发放反家暴告诫书16份、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12张、移送司法救助线索7宗,构建起了坚实的家事维权防线。


以“联”为桥,凝聚合力

五华县妇联将发挥“三有”老年妇女作用与推动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向村级延伸相结合,在河东镇下一村、横陂镇叶湖村等地设立村级家事调处室,由“三有”老年妇女或村妇联主席担任主理人,由巾帼志愿服务队提供支持。这种联动机制不仅体现在人员配置上,更体现在工作网络中。县妇联与镇、村妇联紧密联动,加强案件指导,下沉一线参与涉抚养费诉求等家事纠纷调解,开展普法宣教、妇女民生座谈,系统发挥各级婚调阵地、12338热线、维权站等平台作用,已参与调处邻里纠纷81起,提供家庭指导79人次,帮助65名妇女走出困境、重拾生活信心。

五华县妇联创新设立的村级家事调处室,通过构建“情、法、联”相结合的家事纠纷化解机制,有效整合基层资源,提升调解质效,为维护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如今,越来越多的“李碧香”们活跃在五华县的乡村社区,用她们的耐心、专业和担当,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家事纠纷化解网,为千家万户送去和谐与温暖。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妇联+”多元调解服务模式,省妇联推出“粤家和·家事‘解铃人’”专栏,集中展示全省各地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一线的典型实践与优秀调解员风采。

家和万事兴,法润南粤暖人心。让我们一同走进各地实践,感受法治之下的柔情与力量,见证千家万户因“调和”而重回和睦的美好图景。

来源:省妇联权益部、梅州市妇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粤女声 incentive-icons
南粤女声
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官方账号
6104文章数 78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