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只有中国人敢杀老鼠?西方老鼠占领老美首都,他们为何不灭鼠

0
分享至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老鼠出现在地铁、下水道、甚至市政建筑,成群结队地乱窜,已经成了不少市民每天要面对的“邻居”。

英国的一些城市也没好到哪去,不少居民抱怨家门口成了鼠窝,晚上不敢开窗,连车都被咬坏。



可奇怪的是,面对这么严重的问题,很多西方城市宁愿花时间研究给老鼠喂避孕药,也不愿直接下狠手,为什么他们不愿直接灭鼠?

鼠患成灾:不是吓人,是城市真有麻烦

老鼠不是新问题,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它们不再是偷偷摸摸地翻找垃圾,而是大摇大摆地在城市里安家,甚至开始影响城市的正常运转。

英国北部多个地区,居民反映后院每天都能看到老鼠活动,甚至有人形容它们“像小狗那么大”。



而在伯明翰,因为垃圾没人清理,老鼠数量暴涨,车子被咬坏,家里下水道堵塞,一桩桩小事变成了人人头疼的麻烦。

美国的情况更复杂,鼠患问题已经持续多年,随着气候变暖,老鼠的繁殖周期拉长,数量也跟着翻倍增长,原本冬天会减少的活动时间,现在几乎全年不停歇,老鼠成了城市生态链里最活跃的一环,可惜它们带来的不是平衡,而是混乱。

不少地方政府尝试新办法,比如在部分城市投放避孕药,希望通过控制繁殖来减少鼠口,听起来温和又科学,但现实并不理想,这种方式需要长期投喂、不断维护,一旦中断,老鼠就会迅速恢复数量,而且药饵盒经常被踩坏或移位,实际效果远不如预期。



老鼠活跃到什么程度?在一些市政厅、学校、医院,工作人员已经习惯了“老鼠巡视”;夜间清洁工更是直言:“不是我们抓老鼠,是老鼠盯着我们。”而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城市独有,而是广泛存在于西方多个城市之中。

手段差不多,为何效果天差地别?

说到灭鼠,东西方也都不是没方法,西方有设备、有预算、有科研;中国有经验、有行动力、有群众基础,但最后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问题不在工具,而在怎么用。

中国的做法一直偏实用,鼠患一冒头,街道、社区、物业三方联动,从源头上防漏堵洞,毒饵、夹子、封堵、清理垃圾多管齐下,配合得当。



农村地区自配毒饵的做法虽然粗糙,但效果明显;城市则更注重系统治理,甚至在一些大型设施中,比如军舰、地铁、仓库,专门设有防鼠隔离设计,这种从上到下的协同作战,靠的不只是制度,更多是解决问题的态度。

西方的思路则更偏技术化,比如美国推广的“鼠类避孕计划”,看起来很科学,但实施难度极高,要想起效,必须长时间、持续不断地投放药物,而且还要防止其他动物误食,一旦中途出问题,前功尽弃。

更麻烦的是,很多城市的灭鼠还受到动物保护法规限制,老鼠虽然是害虫,但在一些人眼中依然是“生命”,不能随便杀,于是,灭鼠这事变得越来越复杂,甚至成了一场“道德争议”。



有些市议会因为预算紧缩,干脆把灭鼠服务转交给居民自己申报处理,这导致很多家庭要等上好几周才能等到工作人员上门,而这段时间里,老鼠早就把整个厨房当成游乐园了。

归根结底,差别在于一个“快”字,中国讲效率,不绕圈子,能解决的事尽快办;西方则常在程序和伦理之间反复权衡,等到方案通过,老鼠早就壮大成群了。



文化观念不一样,治理方式自然也不同

灭鼠这件事,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大,但它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问题”的看法,中国人讲究“问题来了,得马上处理”,不管是虫害、灾害,还是治理漏洞,第一反应是行动,而在西方国家,很多时候更注重过程的合法性和伦理的平衡,反而容易在实际操作中陷入拖延。

从文化角度看,中国人从古至今对老鼠的态度都比较明确:那是害虫,要防、要打、要清,传统文化里,老鼠象征着偷盗和破坏,老百姓对它天然有排斥感。老鼠进屋,不是小事,是对家庭秩序的冒犯,必须马上处理。

而在一些西方文化中,动物权利的观念更深入人心,哪怕是老鼠,也有人主张不能随便杀,要用更“人道”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个思路没错,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陷入“道理都懂,就是做不了”的困局。



小老鼠反映大问题,城市治理看似宏大,其实最基本的,就是把老百姓最关心的小事处理好,而老鼠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麻烦,正是检验一个城市管理能力的试纸。

灭鼠不是靠一句“我们正在努力”就能解决的,它需要连续的行动、明确的责任和有效的手段。



当然,中国也不是没有问题,长期依赖化学手段也可能带来环境隐患,比如毒饵残留、对其他动物的影响等,这些问题在城市生态规划中也需要考虑和调整。但至少在真正面对危机时,中国的反应速度和执行效率,能在短时间内压住风险。

老鼠不怕人,才是最可怕的事

如果一个城市让老鼠习惯了在人类的生活空间中自由活动,那说明它已经失去了对生活秩序的掌控,真正的问题不是老鼠多,而是人类在面对问题时的迟疑和退让。



治理城市,不能只靠理念和计划,更要看谁能在关键时刻动手、动脑、动人,人类和老鼠的斗争,其实反映的是人类自身的治理能力。谁更果断,谁就能赢,谁犹豫,谁就会被啃掉底线。

参考来源: 在气候变暖的时代,最开心的应该是一只老鼠? 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四川首富变“首富”:欠了近千亿,一年利息18亿,每天要还500万

四川首富变“首富”:欠了近千亿,一年利息18亿,每天要还500万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10 10:36:03
官方:央视频、央视体育客户端将转播熊猫杯中国U22vs越南U22

官方:央视频、央视体育客户端将转播熊猫杯中国U22vs越南U22

懂球帝
2025-11-11 18:11:15
1638天的想念!梅西:本来想在巴萨踢一辈子,没能以梦想方式离开

1638天的想念!梅西:本来想在巴萨踢一辈子,没能以梦想方式离开

奥拜尔
2025-11-11 20:35:14
高市早苗为“台湾有事”发言降温:承认言辞失当,今后将谨慎

高市早苗为“台湾有事”发言降温:承认言辞失当,今后将谨慎

面包夹知识
2025-11-11 14:10:23
四川阿坝州双江口水电站红旗桥发生垮塌,当地回应:前一日发现裂缝后交通管制,无伤亡

四川阿坝州双江口水电站红旗桥发生垮塌,当地回应:前一日发现裂缝后交通管制,无伤亡

大风新闻
2025-11-11 20:19:05
“一块布”1299元起,苹果与三宅一生合推新配件iPhone Pocket

“一块布”1299元起,苹果与三宅一生合推新配件iPhone Pocket

界面新闻
2025-11-11 19:55:30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今天起,全面启动改造!进站有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11 14:18:21
何穗晒照,不用上班住大别墅超惬意,产后母乳喂养身材变化不大

何穗晒照,不用上班住大别墅超惬意,产后母乳喂养身材变化不大

八怪娱
2025-11-11 16:27:35
骤降!江苏气象发布:0℃以下!

骤降!江苏气象发布:0℃以下!

江苏警方
2025-11-11 20:35:25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张雪峰演唱会风波升级,知情人曝其已离婚5年,本人回应!

古希腊掌管松饼的神
2025-11-11 22:45:00
广州豹主帅:我们和铜梁龙同积60分却没能冲超,多少有点遗憾

广州豹主帅:我们和铜梁龙同积60分却没能冲超,多少有点遗憾

懂球帝
2025-11-11 09:44:05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已经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

相当于20个三峡大坝?外媒已经发现,中国悄悄在沙漠里干了件大事

毒sir财经
2025-11-11 20:31:06
从“刺破手”到去世,仅9天!医生:做这5件事前,务必要戴手套

从“刺破手”到去世,仅9天!医生:做这5件事前,务必要戴手套

DrX说
2025-11-10 14:24:15
功夫皇帝续命有反噬

功夫皇帝续命有反噬

毒舌扒姨太
2025-11-11 22:47:20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不愧是HBO,又拍出一部良心美剧

不愧是HBO,又拍出一部良心美剧

来看美剧
2025-11-11 19:49:03
余嘉豪14分浙江挺进决赛,四川2000万打水漂是篮球的胜利

余嘉豪14分浙江挺进决赛,四川2000万打水漂是篮球的胜利

李广专业体育评论
2025-11-11 18:00:23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上海专家发现:吃甜食的老人,健康指数是吃蔬菜的人的8倍不止?

霹雳炮
2025-10-17 21:31:29
中纪委:这些津补贴发不得

中纪委:这些津补贴发不得

审计之家
2025-11-10 09:02:58
这场输得不冤!杨鸣谈辽粤大战:希望大家记住辽宁曾经辉煌过

这场输得不冤!杨鸣谈辽粤大战:希望大家记住辽宁曾经辉煌过

狼叔评论
2025-11-11 22:34:41
2025-11-11 23:28:49
瑶卿文史 incentive-icons
瑶卿文史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
1781文章数 18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头条要闻

上海阿姨存了近30年的钱提不出傻眼 银行:找不到底根

体育要闻

一个14岁的小男孩,决定了谁能晋级世界杯

娱乐要闻

古二曝秦雯多次炫耀袭警经历

财经要闻

南昌三瑞智能IPO:委外代工模式存疑

科技要闻

苹果新品惨败,产线拆光、二代搁浅!

汽车要闻

盈利"大考",汽车智能化企业的中场战事

态度原创

亲子
旅游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帮宝适明星产品矩阵亮相,直观解锁”眼见为实的安全感”

旅游要闻

黔东南:规划先行 “一张蓝图”锚定目标奋勇前进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空军发布重磅视频 多款新型战机亮相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