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作者出生于中国偏远山区贫困农民家庭,凭借努力以全省前十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后获美国计算机博士学位,毕业15年便实现财务自由。其结合18年投资经验与数百篇博文著成本书。
书中涵盖资产配置、基金选择、退休账户优化、节税等个人理财核心主题,为财富积累与保值阶段提供具体可操作策略,方法简单易懂,适合投资新手、对当前投资感到沮丧,或没时间学习股票投资技能的人群。
![]()
在先前的文章中,我否定了传统的资产配置方案,即 60% 放在股票上,而 40% 放在债券上。我推崇巴菲特提倡的 90% 股票加 10% 债券组合,并通过简单计算显示:在 30 年时间后,高股票方案比传统方案可以多出 77% 的剩余资产。
很多朋友质疑这个高股票策略的可行性。他们主要的担心是,如果我们碰上长期的股市熊市,如果仍然按照 4% 的取钱规则取钱,退休资金可能会提前耗尽。
值得庆幸的是,美国证券市场历史悠久,相关的数据更是汗牛充栋。在学术界,已经有不少研究者,考察不同资产配置方案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
今天,我就简单介绍一下 Javier Estrada 在 2015 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再次验证了巴菲特策略的可行性和优势。
作者的研究基于几个基本前提:
- 退休窗口期为 30 年
- 股票投资在标普 500 指数基金里
- 债券全部是美国短期国债
- 每年初从退休金里取出 4% 的资金
- 年底前进行再平衡,把股票和债券恢复到目标比例。
作者研究了从 1900 起始到 1985 年起始的 86 个 30 年窗口期。针对不同的资产配置策略,他统计了下面几个数据:
- 失败率,即资金在 30 年结束前耗尽的比例
- 平均剩余资产,即 30 年后尚剩余多少资产
- 较好情况下的剩余资产,即头部 10% 情况下的最终资产。
- 较差情况下的剩余资产,即底部 10% 情况下的最终资产。
我们用 X/Y 代表一种资产配置方案,其中 X 是股票的比例,Y 是债券的比例。
下表是作者的研究结果。起始资金为 100 万美元。表中的资产数字,单位都是万美元。
![]()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到几个结论:
- 只有 60/40 方案,才能实现 100% 的成功率。而一旦债券比例超过 70%, 失败率高达 12% 以上,这再次证实了我们先前的结论,即退休人士必须持有足够的股票资产。
- 通常认为,低于 5% 的失败率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退休人士可以通过缩减弹性支出等办法熬过百年一遇的大熊市。基于此,90/10、80/20、70/30 方案都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而且三者的成功率都大于 97%。
- 虽然 60/40 方案的确可以更好地对付最坏情况,但是在平均情况下,90/10 方案的剩余资产却高出 108%! 较好情况下的差距更加明显,高达 153%。
- 相对更保守的 40/60 策略,90/10 策略不仅有更高的成功率,而且平均剩余资产也高出 306%。
这份研究,再次确认我先前的结论,即对于绝大部分退休人士而言,持有 90% 比例的股票,远远好于持有 60% 或者更少的股票。
作者还对 90/10 方案进行了微调。如果上一年股票表现好于债券,那么就从股票中取钱并重新再平衡。如果债券的表现好于股票,就从债券中取钱,但是不做再平衡。
下表是结果:
![]()
虽然微调版的 90/10 方案的成功率没有提高,但是其平均、较好和较差情况下的剩余资产都有不少改进。这不失为一种简单且合理的调整。
当然,如果为了更好地抵御罕见的长期股市低迷,我们应该在退休前积累更多的资金,给自己的退休计划留一些冗余,比如多存 20% 的资金。
如果你是一个特别保守的人,自然可以适当增加债券的比例,比如到 20%。但是,历史数据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我们真的不需要持有 30% 或者更多的债券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