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有网友爆料,孕妇瞒报孕期登机后与机组争吵,航班延误一个半小时,这事闹得真不应该!
![]()
- 这究竟是咋回事?
11月10日,成都飞石家庄的某航班登机口,争吵声打破了原本的秩序,一位瞒报孕期的孕妇,在上机后坦言自己已超36周(远超航司登机限制),一边要求机组特殊照顾,一边放话“出问题要航司负责”。
![]()
机组出于安全考虑和相关规定禁止其乘机,但是任由在场空姐的劝说也拒不离机,大声吵闹并且和同机其它乘客硬刚,在整个航班延误一个半小时左右后,随着警方到场才带离飞机结束了这场闹剧。
查阅资料,孕妇乘机需根据孕期遵循不同规定:怀孕14至28周相对安全,32周以下通常可乘机(需健康声明),32至36周需医生证明,36周以上多数航空公司禁止登机。
针对此事,有网友怒斥,耽误一个半小时后的所有经济损失应该由她进行赔偿,强制执行。以此为范本,广而告之,让那些想作妖的非人类有所顾忌。
有网友建议,永远都不能乘飞机,列入黑名单。
![]()
这起闹剧的发生,让人匪夷所思。从瞒报孕期购票,到登机后甩锅航司,再到让公众为自己的“侥幸”和“任性”买单,个体诉求早已越过了公共规则的边界。
其实,公共场景的包容从来都是双向的,当个体主动遵守规则、承担自身选择的成本,航空机构也会提供灵活协助;而无视规则的“任性诉求”,最终只会让所有人为其买单,既伤了他人,也损了自己。
而追究其根本,“代价太小”或是当事人任性的原因。而这种任性的认知为什么总是出现在女性身上?这的确让人费解。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