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王皓 通讯员 赵阳
“原本想着换领身份证会很麻烦,耽误工作时间,没想到民警直接到企业办证,服务真是太贴心了。”日前,乌海市公安局将移动便民警务车开进了乌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某产业园区,上门为多个厂区的数百名员工办理了居住证登记、补换领身份证、流动人口登记等业务,企业员工对此赞不绝口。
营商环境是一座城市的“软实力”,也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乌海市公安机关聚焦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找准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创新推出高效服务、法治护企、联动共治等多项举措,构建起“全链条、精准化、有温度”的公安服务体系,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厚植营商“沃土”。
为满足企业需求,乌海市公安机关全面推行“警企联络官”制度,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民警,点对点联系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定期召开警企恳谈会,建立“线上+线下”全天候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收集、研判、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治安、交通、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
“企业联系民警的途径很多,非常方便,提出的需求很快就能得到回应,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公安机关的执行力。”不久前,乌海市海南区某企业负责人为海南公安分局提供的警企联络服务由衷点赞。
在流程上做“减法”,在效率上做“加法”。乌海市公安机关以网上政务服务带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让企业尽享改革“红利”。乌海市公安局统筹调动交管、治安、经侦、环食药、行政审批办等多部门多警种专业力量,主动深入企业,为企业提供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预防经济犯罪、证件办理等10余个项目的“助企拼盘”服务,实现一次服务满足多种需求。
截至目前,乌海市公安机关按照企业“点单”开展“拼盘式”服务15次,服务企业员工2000余人次,解决企业需求70余项。“我们坚持主动出击、靶向发力,实施‘人力+科技’的工作模式,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市场经济秩序。”乌海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支队长巴特尔说。
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方面,乌海市公安机关深入践行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始终保持对涉企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聚焦合同诈骗、资金挪用、侵犯知识产权等直接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犯罪,以及串通投标等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犯罪,组织开展了“昆仑”系列、金融领域违法犯罪集中攻坚行动等,坚持快立、快侦、快破,最大限度追赃挽损。自2022年以来,共破获各类涉企经济犯罪案件51起,挽回经济损833万余元。
此外,乌海市公安机关还进一步创新举措,推出了“驻企调解员”制度,作为“驻企调解员”的民警们定期深入企业排查矛盾纠纷,无论是员工之间的日常摩擦,还是因薪资、合同引发的纠纷,他们总能第一时间介入解决。同时,定期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帮助企业健全机制、补全漏洞,增强企业员工的法治观念。
护企安商,服务为要。乌海市公安机关正以“执法精度”与“服务温度”的双轮驱动,打造最舒心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