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四五”时期,石景山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国内规模最大人形机器人训练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成为全国领先的科幻产业发展高地、虚拟动点动作捕捉技术成功助力《黑神话:悟空》游戏出海、四夸克物质的发现等一批基础前沿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众多以创新为“硬实力”的高精尖企业和一项项影响深远的科技创新成果托举起京西这片创新高地,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一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回眸“十四五”,石景山区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蓝图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将科技创新的基因融入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的血脉之中,全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能力逐步增强。
优质资源加快汇聚
![]()
![]()
“十四五”期间,石景山区落地运营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和应用评测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石景山区创新的“话语权”显著增强。
创新主体梯次培育
![]()
![]()
石景山区实施“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伙伴成长计划”,国家级高新企业保有量突破千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分别增至677家、441家、26家,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中流砥柱。
创新生态系统构建
![]()
![]()
全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优化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体系,启动实施“景贤计划”,持续开展“招千贤纳万才”专项行动,每年设置5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景贤人才”总量308人。
![]()
![]()
运营景贤小镇,青年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一期开园,新首钢国际人才社区1607-036地块完工,石景山区为高水平人才发展厚植一片沃土。
![]()
![]()
建成全市首个区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十四五”期间,每万人年发明专利拥有量超240余件、年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大中型重点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持续增长。
![]()
![]()
印发推动科技企业孵化器创新发展若干措施,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达4家、北京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5个,优秀创业服务机构连续四年稳步上升,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获批北京首批国际化引领型标杆孵化器。
“十五五”时期我国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重要牵引抢占科技制高点。全区将乘势而上,继续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高精尖制造业方向,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用科技创新编织美好未来,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科委园区
记者:王祝炫
制图:高冉
责编:曹帅
审核:穆慧
监审:谭一兵 郭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