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挪威中国公交车
特朗普在上个任期,就曾多次操作和中国5G相关的“安全问题”,各种迹象也显示美国又要卷土重来了。挪威上个月突然对中国公交车发难,宣称他们发现中国公交车“在信号完全被屏蔽的情况下可以联网访问控制系统”,顺势造谣说中国企业有能力“全盘停掉”挪威的公交车,这件事引发巨大热议。很快就有媒体开始表示,中国的汽车出口到欧洲给欧盟国家构成了隐患,要求“彻查”。不过这件事后来也证实了只是挪威在“移花接木”,这是软件升级服务的一部分,且收货方提前得知。
![]()
斯塔默
然而这件事风波还没有平息,英国这边又开始了。《金融时报》11月9日报道称,英国政府正在调查数百辆中国制造的电动巴士,是否存在被远程熄火的风险。英国交通部门马上发公告,表示“正在国家网络安全中心密切合作,以了解挪威和丹麦的指控”。英媒迅速意识到,这件事很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和欧洲的电动汽车合作关系,联想到现在非常敏感的环境下,风波是否有扩大的可能性,甚至是让欧盟国家和中国发生新一轮电动汽车“交锋”。
![]()
英国进口的中国公交车
连欧洲媒体都认为,挪威Ruter公司仅凭中国电动公交具备远程软件更新和诊断功能,便推导得出“理论上可能被远程熄火”的结论,这种缺乏实证支撑的判断,却迅速成为英丹等国启动审查的依据。事实上,远程维护功能是现代智能交通工具的行业标配,美国特斯拉等西方车企早已广泛应用,且曾因远程控制技术引发实际安全事故,却未引发类似规模的政治化审查。中国车企已明确声明数据存储于德国且经过加密,仅用于售后服务,英国仍执意调查,凸显其对中国技术的偏见性解读,而这种解读的根源在于西方对中国科技崛起的战略焦虑。
![]()
英国政府
换句话说,当前英中关系日趋紧张,英国政界正激烈争论是否将中国定义为“威胁”,在此背景下,任何涉及中国的议题都极易被赋予政治色彩。挪威作为欧洲绿色转型的先行者,其在电动交通领域的态度具有示范效应,英国跟进调查既可以呼应欧洲内部的对华审慎情绪,又能向盟友传递战略协同的信号,巩固自身在西方阵营中的立场。同时,这种协同行动也服务于西方构建技术领域“阵营化”壁垒的目标,通过炒作安全风险,逐步将中国企业排除在欧洲核心基础设施供应链之外,实现对中国科技产业的围堵。
![]()
欧洲新能源公交车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动公交凭借技术成熟度与成本优势,已占据欧洲中高端市场65%的份额,宇通等企业在全球60多个国家累计销售超11万辆客车,市场竞争力令欧洲本土车企承压。丹麦运营商已明确承认,远程控制风险并非中国公交独有,而是所有智能交通工具的共性问题,但英挪等国仍选择性聚焦中国企业,这种双重标准本质上是将技术问题政治化。其最终意图在于通过制造安全恐慌,削弱中国技术的国际公信力,延缓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全球化进程,和特朗普的“5G套路”一脉相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