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段员工创作的“吐槽公司”新歌视频,并配文调侃:“员工骂新东方的歌,最后没有忘记救命,哈哈。”该歌曲疑改编自TFBOYS的歌曲《青春修炼手册》,歌曲中用歌词吐槽了“日报、周报每天折磨我”“过节收到礼盒一个,不用想又是甄选的”“业绩导向、续费为王”“一边休假钉钉还在一直响”等内容。
(11月10日红星新闻)
俞敏洪以轻松姿态转发这首“骂公司的歌”,看似一次不经意的互动,背后却折射出企业与员工之间一种难得的信任关系。一句“最后没有忘记救命”,既是对员工创意的包容,也暗含了企业面对批评时的自信与底气。从2019年那首刷屏的《释放自我》到如今改编版的温柔吐槽,新东方两次主动“晒出”员工心声,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真正的企业文化,从来不回避真实的声音。
这些看似调侃的歌词,并不是情绪的宣泄,而是来自一线的问题清单。《释放自我》曾犀利揭示“干活的累死累活,干不过写PPT的”,如今的新歌则聚焦于“日报周报”“钉钉不休”等职场常态。当这些声音不仅未被屏蔽,反而获得高层的掌声与奖励,恰恰印证了新东方内部“直言文化”的生命力。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企业文化的真假,就藏在它如何对待员工的批评里。
更为可贵的是,新东方并未止步于“听得到批评”,而是形成了“批评-回应-改进”的良性闭环。俞敏洪曾对《释放自我》的创作者给予12万元奖励,这不是一次公关作秀,而是“直面问题、付诸行动”的有力承诺。在今天许多组织仍习惯过滤“杂音”的背景下,新东方选择让员工的吐槽直达决策层,既避免了信息衰减,也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的价值,这正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反馈即沟通”理念的生动写照。
企业对批评的容纳程度,往往决定了它成长的天际线。新东方在经历教培行业剧变与直播转型的阵痛时,俞敏洪曾坦言有过“一生之功毁于一旦”的至暗时刻。正是这种敢于直面批评的文化基因,让企业能在动荡中校准航向、持续进化。当员工敢于以创意方式表达不满,管理层也愿意以奖励回应坦诚,企业便自然构建起一套自我修复与净化的免疫机制。
从唐太宗广开言路成就贞观之治,到一些现代企业真诚面对员工的批评而成长起来的故事,历史与现实一再印证:开放的批评通道,是组织保持活力的源泉。俞敏洪分享员工“骂新东方的歌”提醒我们:骂声从来不是企业的耻辱,害怕被骂才是。唯有将批评视为前进的燃料,将吐槽转化为改进的动力,企业才能在不断自省中稳健前行:而那时,骂声自然也会越来越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