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县,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走访eVAC磁业公司新建的一处稀土矿物加工中心,并接受福克斯新闻专访。他没有想到,这次专访竟然成了美国人的一则笑料。
![]()
eVAC磁业公司(eVACMagnetics)是德国真空熔炼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稀土钕铁硼(NdFeB)永磁体的研发与制造。2023年,eVAC宣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县投资建设其首个美国工厂。
该工厂是美国25年来首个稀土磁体制造基地,承担生产电动汽车与军工用高性能磁体的任务,被认为是打破中国在全球稀土加工与磁体制造领域主导地位的战略举措之一。这不,工厂刚生产出第一块稀土永磁体,贝森特就亲自来了。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的行程被美国媒体称为“兼具表演性与象征性”。他站在eVAC磁体工厂前宣称:“这是25年来美国生产的第一块磁体,我们正在终结对我们供应链中国的卡脖子!”
“多亏了像eVAC这样的公司,我们终于再次获得独立。”贝森特颇为激动,他还将这一稀土矿物加工中心与更广泛的经济复苏和就业创造联系起来,并预测美国制造业将在2026年和2027年就开始“腾飞”。
不顾eVAC工厂是在拜登任内落成的事实,贝森特恬不知耻地把此事归功于特朗普关于稀土资源的行政命令,顺便表扬了一下共和党籍南卡罗来纳州州长亨利·麦克马斯特,称其帮助加快了州政府的审批流程,仅用了八周时间就办理了批准手续。
![]()
贝森特称,这家工厂是特朗普总统“制造业复兴”的起点,既是“高薪岗位”,也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支柱。他表示,预计随着公司扩大生产规模,工厂规模可能会扩大“六到十倍”。“特朗普总统一直致力于让制造业工作岗位回到美国,这就是开始。”
那么,事实究竟如何,为何美媒对贝森特的这次采访如此不以为然呢?
原因很明显,eVAC位于萨姆特的工厂其实目前只能进行磁体组装,也就是已经制成的钕铁硼合金块切成小块,然后通过高磁场装置使其获得磁性,压根就不具备稀土矿的提炼、分离或金属冶炼能力。而这种“磁体组装”的活,在中国的乡镇小厂就能做。贝森特手里的“美国的第一块磁体”,就是萨姆特工厂“亲自”切割的。
![]()
稀土产业真正的独立包括从矿山到磁体的全链条,这些步骤包括:
一、稀土矿开采与选矿:把开采出的稀土矿石进行初步分离,得到富集稀土的精矿。这一步在矿山附近完成。
二、化学冶炼与分离:精矿经酸碱分解为溶液,再经过多级萃取,将17种稀土元素逐一分离并获得高纯度氧化物。这一步在稀土提炼工厂完成,难度极高,目前只有中国掌握全部技术。
三、金属冶炼与合金制备:将氧化物还原为单质金属。
四、磁体制备:将稀土金属与其他金属混合制造成所需产品,再根据需要进行深加工。
美国只做了最后一步,贝森特就开始自吹自擂,怪不得媒体都在暗暗偷笑了。
美国目前只有一个稀土矿,也就是MP Materials所拥有的芒廷山口矿。该矿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县,其“探明及可能”储量约为3000万吨矿石,只相当于中国的几十分之一。
![]()
目前,美国不具备稀土化学冶炼和分离技术,山口矿开采出的稀土精矿仍需送往海外冶炼、分离后才能回流美国使用。这意味着,美国所谓的“稀土独立”事实上仍停留在采矿阶段,从矿山到磁体的核心环节依然掌握在他国手中。
目前,美国有几处稀土精炼项目正在开发中,包括路易斯安那州的RapidSX分离技术项目、德克萨斯州的“从矿到磁体”链条项目、蒙大拿州的试验处理厂项目等。但是根据稀土行业资讯平台Rare Earth Exchanges分析,这些分离与提纯项目距离满负荷运行还需多年。
近年来,美国政府将关键矿产开发上升为国家安全与产业竞争的核心议题。通过行政命令、国防生产法授权及专项预算拨款,持续强化矿产勘探、开采、加工与储备环节的制度保障,力图在本土重建完整的矿物供应链体系。
今年3月20日,特朗普签署了题为《立即提升美国产矿产量措施》的总统行政令,明确将关键矿产的开采、加工与冶炼提升至国家安全层面。行政令多部门协调行动,为国内矿产项目提供优惠贷款、担保与营运资金支持,并依据《国防生产法》授权,实施快速拨款和优先审批机制。
![]()
今年9月,美国筹建50亿美元关键矿产投资基金,由国防部、财政部与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共同参与,旨在直接投资全球矿山与加工项目,成为美方在关键矿产全球布局的旗舰机制。
美国国防部与美国最大的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签署为期十年的战略采购框架,确立钕铁硼价格底线每公斤110美元,并承诺在其“10X”磁体生产线建成后,由政府采购其全部军用与商用产出。
此外,美国还向多国稀土产业链进行渗透。
今年10月20日,美国与澳大利亚签署关键矿产合作协议,计划联合投资约85亿美元用于开发锂、稀土、镓等关键矿产资源。
10月初,媒体披露特朗普政府正在研究通过股权方式入股格陵兰稀土开发企业“关键金属公司”,该公司拥有当地Tanbreez稀土矿的主要开采权。
2025年4月,美国与乌克兰签署《关键矿产与能源资源合作框架协议》,明确美方将在乌克兰境内参与锂、钛、镍、稀土及石墨等关键矿产的勘探与开采。首期投资总额约12亿美元。
![]()
此外,美国还与沙特阿拉伯、日本、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都签订了联合开发稀土的协议。
但实际上,美国所签署的多个稀土合作国,除澳大利亚有相对成熟的稀土产业以外,其他国家普遍面临严峻的开采难题。东南亚地区虽有稀土资源,但地形崎岖、交通落后,矿区多处于山地雨林地带,运输和建设成本极高;乌克兰战火未息,任何矿产项目都无法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格陵兰虽蕴藏重稀土,但冰层厚度大、气候恶劣,机械设备和能源供应均无法长期维持。这些因素叠加,使美国所谓的“海外矿源”几乎无法顺利转化为现实产能。
![]()
特朗普政府的稀土战略,具有明显的政治表演色彩,更像是一场高调的政治秀。特朗普急于在中期选举前展示“强势谈判”的姿态,将稀土外交包装为“美国再次掌控战略资源”的象征,对内迎合民族主义与制造业复兴的叙事,对外则以签约拉拢盟友、扩大同盟网络。
然而,无论喊多少口号,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根本问题仍未改变——缺乏完整产业链、缺乏成熟加工体系。特朗普把“资源焦虑”转化为政治动能,却无法用政治手段弥补技术与产业的断层。美国的“稀土梦”依然难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