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里的宝宝喝奶后老是吐奶、肚子还胀胀的,这可把宝妈们急坏了。别担心,咱们一起找找原因,想想应对办法。
一、宝宝吐奶胀气的原因
1. 喂养方式不当:宝宝还小,吞咽功能不完善,如果喂奶姿势不对,宝宝很容易吸入过多空气。比如说,喂奶时奶瓶举得太平,奶嘴前端没有充满奶液,宝宝就会吸进空气。另外,喂奶太急、太快,宝宝来不及吞咽,也会导致空气随着奶一起进入肚子,引起吐奶和胀气。就像往杯子里倒水,如果倒得太急,就会有很多气泡产生。
2. 宝宝自身生理特点:小宝宝的胃就像一个小小的、横着放的口袋,容量小,而且胃的入口贲门比较松弛,出口幽门相对较紧。这就使得宝宝在吃完奶后,稍微动一动,奶就容易反流出来,造成吐奶。同时,宝宝的肠道蠕动功能也还没发育成熟,消化食物相对较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稍长,就容易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胀气。
3. 消化不良:如果宝宝一次吃奶量过多,超出了自身肠胃的消化能力,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食物在肠胃里不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就会堆积在那里,产生气体,导致吐奶和胀气。还有,突然更换奶粉,宝宝的肠胃一时适应不了新奶粉的成分,也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进而引发这些问题。
二、应对宝宝吐奶胀气的方法
1. 调整喂奶姿势:母乳喂养时,妈妈要让宝宝的身体呈一条直线,头和身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宝宝的嘴巴要含住大部分乳晕,这样能减少空气吸入。用奶瓶喂奶的话,要保证奶嘴前端始终充满奶液,奶瓶倾斜45度左右,让奶液能顺畅地流进宝宝嘴里,而不是让宝宝吸进空气。喂完奶后,不要立刻把宝宝放下,要把宝宝竖抱起来,让宝宝的头靠在妈妈肩上,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从下往上拍,拍出嗝来,这样能排出宝宝胃里的空气,减少吐奶和胀气。
2. 控制喂奶量和速度: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和需求,合理控制喂奶量。不要宝宝一哭就喂奶,避免过度喂养。喂奶的时候速度也不要太快,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感觉奶流太急,可以用手指夹住乳晕,适当控制奶流速度;如果是奶瓶喂养,可以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孔,避免奶流过大。一般来说,宝宝吃完奶后能安静玩耍,不哭闹,就说明喂奶量比较合适。
3. 腹部按摩:宝宝吃完奶1 - 2小时后,可以给宝宝做腹部按摩。让宝宝平躺在床上,妈妈洗净双手,搓热后,以宝宝的肚脐为中心,用手掌轻轻地顺时针按摩宝宝的肚子。按摩的力度要适中,就像给宝宝挠痒痒一样轻柔,每次按摩5 - 10分钟左右。这样可以促进宝宝肠胃蠕动,帮助消化,缓解胀气。按摩的时候可以和宝宝说说话,逗逗宝宝,让宝宝放松心情。
4. 选择合适的奶粉: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出现吐奶胀气情况,可能需要考虑是不是奶粉不适合。可以咨询医生或者专业人士,选择一款适合宝宝肠胃消化的奶粉。如果要更换奶粉,不要一下子全部换掉,要循序渐进,按照新旧奶粉1:3、1:2、2:1这样的比例逐渐过渡,让宝宝的肠胃有个适应的过程。
宝宝吐奶胀气虽然常见,但也让宝妈们操碎了心。只要我们掌握正确的方法,多注意观察宝宝的情况,就能帮助宝宝缓解这些不适,让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宝妈们别着急,慢慢来,相信宝宝会越来越好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