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美国日本荷兰的小算盘这次真的蹦飞了,想联合起来限制中国发展,结果没想到中国在多方打压之下站了起来。
要不说最好看的爽文就是中国发展史呢,越是被针对越是能做出成绩,外国的进口光刻机再厉害,如今也可能仅是一台“废铁”罢了。
我们是怎么让光刻机变“废铁”的?日本、美国、荷兰是怎么败的?
![]()
美日荷联合封锁
2019年,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把中国的一些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对其进行限制“半导体交易”的名单。
不仅如此,美国还强迫台积电、三星等大型芯片公司放弃中国的芯片市场!
![]()
只不过,当时的美国并没有强大到可以说一不二的地步,所以荷兰跟日本并没有完全封闭对中国的市场交易。
但自从2020年以后,美国以“ASML的先进光刻机里有美国技术”为由,强行拉着荷兰一起限制对华出口,结果导致ASML从2021年起,停了给中芯国际交付最先进的EUV光刻机。
![]()
同时美国还通过美日印澳的“四方安全对话”,把半导体放进“供应链韧性”的话题里,推着日本加强对华设备管控。
不过这个时候,他们三个国家还没有达成完全的统一,毕竟当时荷兰对普通的DUV光刻机没封死,日本也只限制了部分高端材料。
![]()
但自从2023年开始,美国陆续出台新政策,把之前能卖的成熟制程DUV光刻机也纳入限制,企业要出口必须先拿美国商务部的许可。
然后又搞了个《芯片与科学法案》,逼迫那些接受美国补贴的企业,不能在华扩建先进制程的产能,不听话就搞“次级制裁”。
![]()
迫于无奈,柯蓝紧接着就宣布,将管控能造7纳米以下芯片的DUV光刻机,另外还要求ASML给出口中国的DUV光刻机做“技术阉割”,把能适配先进制程的功能拆掉,而且每笔订单得荷兰和美国双重审核。
可为何荷兰会这么听话呢?
![]()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荷兰依赖美国的半导体技术和市场,ASML差不多50%的收入都来自美国主导的全球高端市场,根本承受不起脱离美国技术体系的代价。
至于日本本就是紧随美国步伐的国家,所以在美国发布新政策之后,当年7月直接就公布了《出口管制令》修订案,一下子管控23类半导体设备,比美荷只盯着光刻机的范围广多了。
![]()
据说,里面包括蚀刻机、薄膜沉积设备、清洗设备这些关键机器,甚至连45纳米以上的成熟制程设备都限制,摆明了想“锁死中国半导体制造的全流程升级”。
从那之后,荷兰彻底禁了EUV光刻机对华出口,DUV的先进机型也加以限制,然后,日本设置的23类设备封锁,基本把芯片生产全环节都堵上了。
最过分的是,美国连65纳米制程的设备都要管!
![]()
不仅要求ASML、东京电子这些企业,不准卖设备的核心零部件,就连半导体领域的学术交流都不准给中国的企业做技术咨询。
更重要的是,ASML、应用材料这些公司干脆关了在华的研发中心,也不给中国企业设备维护和升级的授权,导致之前进口的一些设备都面临“失修报废”的风险。
![]()
为了不让联盟出漏洞,美国每个月都和荷、日开“半导体管制对话”,同步管制清单和审核标准,还搞了个“芯片四方联盟”,把美日荷韩都拉进来,只不过韩国因为太依赖中国市场,没完全加入。
![]()
当然为了能让他们安心听话,美国同意ASML去美国建工厂,然后放宽日本汽车贸易限制,把它列为“芯片供应链优先伙伴”。
那么,面对这“铁三角”的层层打压,中国半导体领域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
冲出突围
面对这些国家的技术包围,中国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自己研究,将技术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最先突破“包围”的是光刻机的核心设设备!
![]()
据说,自从2024年,实验成功之后,国产90纳米光刻机便正式开始了量产,很快就满足了市场对于光刻机的需求。
到了2025年5月,更先进的28纳米浸没式DUV光刻机也被送抵中芯国际、华虹这些大厂,进入验证阶段。
![]()
如果这台机器能够试验成功的话,那届时将会有七成以上的零件都是国产的,且生产合格芯片的比例能达到95%。
![]()
至于被日本垄断的光刻胶,其实中国也早就研发了两款光刻胶,目前不仅进入了批量验证阶段,连核心原料都是100%本土生产的。
据说,就光刻胶这一领域,中芯国际在5月份的时候,还拿下了百吨级的大订单,逼得日本那些公司的销量直线下降。
![]()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握着稀土资源,而荷兰ASML的光刻机根本离不开稀土造的强力磁铁和特种电池,但其他国家的稀土远远比不上中国。
所以,自从2025年稀土出口管制生效后,直接导致ASML部分设备没法按时交货,甚至就连他们自己也说储备只够用几个月。
![]()
最让人意外的是没有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咱们就把现有的DUV设备用到极致,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多次曝光,让普通设备也能做出更精细的芯片。
中芯国际用这个技术搞出了N+2工艺,实现了7纳米芯片量产,华为Mate60Pro里的麒麟9000s芯片就是最好的证明,从头到尾全是本土零部件。
![]()
到2025年,中芯国际还完成了5纳米工艺的开发,彻底打破了“没有EUV就造不出先进芯片”的说法。
这些突破背后有坚实的支撑,国家大基金三期这些资本重点扶持光刻机产业链,加速国产设备从无到有、从差到好的进程,自主供应链正在慢慢成型。
![]()
结语
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随着本土产业的崛起,中国半导体市场的规模在2025年预计能突破500亿美元,同时朝着50%的本土化率目标推进。
荷兰ASML之前差不多50%的收入都来自中国市场,2024年对华销售额占比甚至达到49%,虽然他们预测2026年对华销售会回落,但短期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
![]()
2023年他们有价值110亿欧元的中国订单积压,后来因为管制没法交付,还计提了14亿欧元的订单减值。
日本的Screen公司更依赖中国,2023财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都快到40%了,咱们供应链的每一步调整都直接影响他们的业绩。
![]()
连国际巨头都开始重新评估中国产业链了,苹果公司已经向中国长江存储下达了超大存储芯片订单,用实际行动认可了中国芯片的产能和质量。
现在回头看,当初美日荷搞封锁,本想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结果反而倒逼咱们建起了更独立、更完整的产业生态。
信息来源:
央视网:频频制裁中国芯片,美商务部长吐真言:徒劳之举
金融界:美国加深制裁中国芯片产业:英伟达遭打击,国产化进程加速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