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考得好不如报得好。” 高考结束后,报考志愿就成了考生和家长的头等大事,尤其是对没经验的考生来说,这报考可能比高考还让人头疼。全国 211 大学有 116 所,不少成绩不错但够不上 985 的考生,就想退而求其次选个 211。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今年高考后,朋友家孩子成绩还行,可上不了好的 985,211 分数线又有点悬。孩子不想浪费分数,就打算报偏远地区的 211,好歹有个 211 的头衔。但朋友却极力反对,心疼孩子吃苦,最后孩子选了离家近的二本院校。
要说国内 “最心酸” 的 211,那非西藏大学莫属。这学校分数线不高,毕业后还包分配,可每年生源却少得可怜,甚至招不满。为啥呢?主要是因为西藏大学位于雪域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很多考生觉得陌生又遥远,压根没把它纳入报考考虑范围。也正因如此,它的录取门槛在 211 院校里算低的,对于分数不拔尖又想冲刺好高校的考生,这可是个难得的 “捡漏” 机会。
而且,被西藏大学师范类专业、环境科学、生态学、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录取的考生,不仅学费、住宿费全免,每学年还有 3700 元的生活费补助呢!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可为啥这么有优势的 211 大学,很多考生宁愿选就近的二本,也不愿报考呢?
报考西藏大学遇冷的原因
- 位置偏僻: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喜欢繁华热闹、交通便利的 “摩登城市”,平时逛街、游玩方便,还能开阔眼界。而西藏大学位置偏远,有的地方甚至不通高铁,出行不便,让不少学生和家长觉得缺乏安全感。
- 语言沟通障碍:很多偏远地区的 211 高校位于少数民族地区,即便不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周围人也常说少数民族语言或当地方言。外地学生去了,除了学校老师说普通话,和校外的人交流都困难,根本听不懂。
- 水土不服:就拿西藏来说,高原地区氧气稀薄,很多人去了会水土不服。学校后勤处统计,约三成内地新生需要吸氧适应,每年退学的 200 多人里,大多是低估了高原反应的南方孩子。有学生开玩笑说:“入学体检比高考还刺激。”
虽然很多人觉得考个好二本比去偏僻的 211 强,父母也心疼孩子吃苦,但如果孩子想去偏远地区的 211 高校,家长还是该放手。因为这些学校对学生好处不少。
偏远 211 高校的优势
- 毕业包分配:像西藏大学,70% 的偏远地区 211 高校学生毕业后包分配。当内地毕业生为考公挤破头时,西藏大学学生却在纠结选哪个岗位好。自治区规定,卫生、教育系统每年预留 30% 名额定向招录藏大毕业生。去年该校临床医学专业 85 人毕业,72 人直接进了西藏各地人民医院,剩下的全考上公务员。除了西藏大学,云南大学、宁夏大学等地处偏僻的 211 高校,也可能有分配工作的机会,不想留当地也能去别的城市发展。
- 保研机会大:高考后,无论二本学校多好,想读研都得自己考。但 211 高校保研机会大,放弃偏远 211,就等于放弃了保研机会。
- “211 头衔” 优势:211 高校的头衔比普通二本强太多。211 就是 211,即便位置偏远,其学术资源、社会认可度等方面都有优势。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
纠结的考生不妨听藏大老师的建议:暑假先来拉萨住半个月试试。现在青藏铁路的供氧列车让适应期缩短到 24 小时,学校新建的恒温游泳馆和带电梯宿舍楼,也在改变大家对其 “艰苦” 的印象。有家长算过经济账:孩子在内地读普通院校,四年花费 12 万,毕业后可能待业;在藏大四年净赚补贴,毕业直接就业,里外里差出 30 万。这种 “教育投资” 正被更多务实家庭接受。
高考报考关乎孩子前途,家长提提意见就行,选择权还是交给孩子。如果分数够上 211,哪怕位置偏,也别浪费机会。毕竟,不是所有大学都能让你在毕业照里拍进雪山和星空,在布达拉宫俯瞰拉萨全城时,西藏大学的建筑群格外醒目,这里既有 211 的学术底蕴,也承载着改变命运的机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