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英国查塔姆研究所的论坛现场,卸任新加坡总理之职的李显龙抛出了一个震惊国际舆论的预言——“中国已经老了,印度还很年轻,它追上中国是早晚的事”。这番言论面向英国受众发表,经印度媒体刻意放大后,迅速成为全球热议的焦点,有人惊叹其大胆,有人质疑其片面,更多人好奇这背后是否隐藏着不一般的战略考量。
李显龙给出的核心论据简单直接,全围绕人口数据展开。联合国2024年确认,印度以14.38亿人口登顶全球第一,35岁以下人口占比超65%,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比例达68%,人口中位数仅28岁,妥妥的“年轻红利型”人口结构。反观中国,2024年人口中位数升至39.6岁,2025年预计突破40.1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15.6%,预计2032年将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也已降至68%左右,老龄化进程肉眼可见地加快。在他的逻辑里,年轻人口就等于充足劳动力和旺盛消费力,再加上印度正在推进的工业化,赶超中国似乎顺理成章。
但稍微懂点国际经济和地缘政治的人都清楚,这个论断简直像抛开战术谈战略、抛开后勤谈作战一样可笑。人口红利从来不是单纯的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游戏,而是人口质量、就业环境、产业基础等多要素的综合体现。尼日利亚的例子就摆在眼前,这个非洲人口第一大国的中位数年龄仅18.1岁,65岁以上人口不足3%,年轻人口占比远超印度,可经济发展始终步履蹒跚,所谓的人口红利从未真正转化为发展动力。印度自身的短板更是触目惊心,经济过度依赖服务消费,高度工业化迟迟未能完成,高端产能上限受限,想要迈入发达经济体行列难如登天。基础教育覆盖率不足导致劳动力质量堪忧,非正规就业人数占比超80%,青年失业率突破16%,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处于低位,这些数据都在无情地稀释其年轻人口带来的潜在优势。更关键的是,印度目前人均收入仅3000美元,勉强踏入中等收入国家门槛,却面临着严峻的中等收入陷阱风险,想要复制新加坡式的发展路径,实现高端产业多元化,对矛盾重重的印度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看中国,老龄化确实是必须面对的挑战,但这绝不意味着发展潜力枯竭。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从基础制造到高端智造,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科技创新突破,形成了闭环式的发展生态。庞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持续释放创新活力,在新能源、人工智能、航天科技等关键领域不断实现突破,这些核心竞争力绝非单纯的年轻人口就能轻易超越。中国早已主动应对老龄化挑战,通过优化生育政策、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举措,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李显龙作为曾经的区域大国领导人,不可能看不到这些显而易见的事实,他之所以刻意放大人口因素、忽视其他关键变量,背后的战略算计远比单纯的经济预测复杂。
![]()
新加坡的繁荣始终离不开两大支柱: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依附。随着中国与东盟合作持续深化,2024年双边贸易额已达9823亿美元,较2002年增长17倍,中国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更让新加坡焦虑的是,中国为规避单一航道依赖,正在积极开发中老泰多式联运、中缅通道、中巴经济走廊、北极航道等多条货运通道,这些通道的成熟意味着马六甲海峡的战略地位将被削弱,新加坡在航运和贸易领域的议价权也会随之下降。在中美博弈加剧的背景下,新加坡传统的“桥梁作用”逐渐式微,夹在大国之间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李显龙此时鼓吹印度赶超中国,本质上是在玩平衡术——一方面拉拢印度,希望其能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对中国形成制衡,让新加坡得以继续凭借地理优势渔利;另一方面是向西方示好、向中国施压,呼吁中国继续遵守美西方主导的国际规则,毕竟新加坡正是这种规则的直接受益者。
这种话术套路在新加坡政客身上并不新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政客的言论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观点表达,而是服务于国家利益的战略工具。李显龙在伦敦的这番表态,与其说是对中印经济前景的客观预测,不如说是新加坡为维护自身利益而释放的政治信号。印度能否赶超中国,从来不由单一数据决定,而是取决于产业实力、发展质量、治理能力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较量。
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与其轻信政客的片面之词,不如聚焦各国的实际发展行动。新加坡想要在大国博弈中保住自身利益,靠炒作话题、拉拢制衡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正视中国崛起的必然趋势、寻求平等互利的合作之道,才是更明智的选择。而对于我们而言,这种外部言论既不必过度解读,也可将其视为激励自身持续发展的动力,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回应所有片面预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