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由古蔺县白沙场镇人民政府、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泸州办事处主办的《红色白沙 画里乡村》新书首发分享会,在新华文轩泸州购书中心举行。省市级文化界代表、书店读者及白沙场镇相关负责人齐聚现场,通过书籍品读、故事分享,共同解锁这座长征小镇的红色记忆与乡村振兴密码。
发布会上,白沙场镇党委书记姜先强以“三色底色”勾勒小镇发展脉络。国家一级作家、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会长、该书主编之一的杨雪说:“书中用文学妙笔展示了白沙场镇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该书主编之一、本土文化学者王应槐分享了编纂背后的故事。
据了解,该书编纂中,有关党史研究室专家全程把关史实,既收录1935年2月白沙会议《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定策二渡赤水的关键决策,也融入菜花节、稻田音乐季等农文旅融合案例,此前书中部分作品已登上《人民日报》(海外版)、香港《文汇报》等,此次书店首发更让县域文化传播有了新载体。
在分享会上,主办方向泸州市图书馆、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泸州市老年大学、泸州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赠送了《红色白沙 画里乡村》一书。
新闻延伸
60人团队“走”出来的白沙故事
“这本书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是60多位创作者用脚丈量街巷田野、用耳倾听百姓故事‘走’出来的乡愁。”姜先强在分享现场强调书籍对白沙精神寻根的意义。
杨雪结合首发场景补充道:“选择在泸州书店首发,就是希望让白沙的故事从乡镇走向城市,让更多读者透过文字看见白沙场镇18处红色遗址的沧桑、‘红领巾讲解员’的热情,还有村民杨芹靠民宿增收的笑脸——这些‘看得见的风景’和‘摸得着的生活’,都是我们耗时半年记录的珍贵素材。”
“1935年2月,毛泽东、周恩来等在白沙场崔家祠堂召开白沙会议,为遵义大捷埋下伏笔。”姜先强在书店分享中,用生动的历史细节唤醒在场读者的记忆。
王应槐则结合书中收录的作品补充:“子珍广场的老槐树、红军桥的青石板都被精心维护,我们还在书中还原了贺子珍托女的往事,就是想让红色故事不只存于史料,更能通过书店这样的公共空间,成为读者可感可知的精神养分。”
书店首发邀四海宾客共赴白沙之约
如今,白沙场镇的这些红色资源成功吸引了大量游客。姜先强透露,今年已有3万余名游客走进白沙场接受红色教育,“今天在书店分享这些故事,也是希望更多人知道,红色不是故纸堆的文字,是书中可触可感的温度,更是我们立镇兴邦的根与魂。”
“这本书的诞生,本身就是政企社多方共赢的结果。”姜先强告诉记者,从2025年3月在白沙场镇举行的“画里乡村”诗会激发创作灵感,到镇政府配套支持,再到专家把关史实,多方合力让白沙故事走向全国。
“今天在泸州新华文轩首发,更是希望以书为桥,邀请更多读者走进白沙场。”杨雪表示,“也希望通过书店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知道白沙场不仅有红色历史,还有值得投资的未来、值得体验的田园生活。”
参加首发会的不少读者,在翻阅后表示“想带着书去白沙场镇走一走”。
当前,白沙场镇正推进S317、G352道路建设,冲刺“画里乡村”4A级景区。姜先强在首发会上向现场读者发出邀请:“欢迎大家赴‘美丽之约’赏四季风光,赴‘精神之约’悟红色初心,赴‘奋进之约’共拓新局,和五万白沙人一起书写更美的时代篇章。”
来源:泸州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