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国吵了起来,美逼中国买单,中方拒绝接受,对美反将一军
当地时间11月6日,联合国安理会的会场里,一阵突如其来的热烈掌声打破了紧张的氛围。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刚刚结束发言,对面的美国代表早已没了之前的嚣张气焰,连头都不敢抬。
就在几分钟前,美国代表突然发难,当着一百多个成员国的面公然抹黑中国。
把“黑锅”甩到中国头上,逼着中国多承担责任“买单”。
可面对这场蓄谋已久的指责,中方不仅当场拒绝,还把美方的谎言拆得一干二净,上演了一场漂亮的“反将一军”。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11月6日,纽约联合国总部的安理会会议厅,一场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会议正在展开。
会议进行到一半,美国代表突然把矛头对准中国。
他手里拿着一份数据报告,用一种教训人的口吻说:中国现在是全球碳排放总量第一,说白了就是靠污染环境来发展经济,给全球气候治理添了大麻烦。
说完还不忘给美国贴金,把自家的环保政策吹成“全球标杆”。
言下之意,只有美国有资格对别人说三道四。
可美方这话里藏着明显破绽:刻意避重就轻。
美国代表只字不提自己国家,从2020年到2025年油气产量年年攀升的事实。
也不提他们冻结了大西洋风电项目,更不提国内那些高耗能工厂还在靠廉价能源赚钱。
面对这种只说别人、不提自己的指责,耿爽当场拿出硬数据,直接戳破了美方的谎言。
![]()
他直言中国有14亿人口,占全球近五分之一,这些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虽然碳排放总量确实高,但人均排放量连全球前30都排不进去。
说到这里,他环视全场后表示,有些国家的历史累计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了全球的四分之一。
谈气候责任,不能只看现在的总量,不看过去的欠账吧?
话音刚落,会场安静了几秒钟。
有代表开始翻看手里的资料,确实,美国从工业革命开始累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很多发展中国家加起来还多。
中国用人均和历史累积两个角度,一下子就把美国选择性失明的做法给点破了。
被数据打脸的美方没打算认账,反而换了个角度继续辩解,试图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
这次美国代表避开历史排放不谈,只强调美国已经重新加入《巴黎协定》,正在带头发展清洁能源。
甚至反过来说中国没资格对美国的气候政策说三道四。
这话背后的意思很明显:国际规则得听美国的,他们想退群就退群,想回来就回来,别人只能跟着走,不能有意见。
面对美方这种双标逻辑,耿爽再次起身,用事实撕下了其“环保模范”的假面具。
耿爽没有直接点名,只是说某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边说自己是环保模范,一边两次退出《巴黎协定》;
一边指责别人排放多,一边自己的人均碳排放长期位居全球前列。
说到这,他停顿了一下,看向美国代表的方向,直言全球气候治理不是“我说了算”的游戏。
靠退群又回群来刷存在感,靠双重标准要求别人,这算什么模范?
![]()
话音刚落,就有非洲代表轻轻敲了敲桌子表示赞同。
大家都知道,《巴黎协定》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机制。
美国2017年宣布退出,2020年正式退出,2021年又重新加入,2023年还因国内能源政策争议暂停履行《巴黎协议》部分协定义务。
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早就让很多国家心生不满。
耿爽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但谁都听得出说的是谁,美国精心打造的“环保人设”瞬间就垮了。
见暗示不管用、双标被戳穿,美方索性撕下伪装,直接用“身份绑架”逼中国担责。
美国声称中国现在GDP世界第二,已经是发达国家了,不能再躲在“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后面,必须承担和美国一样的减排责任。
要知道,全球气候治理有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
简单来说就是,发达国家先污染先发展,得先掏钱先减排;
发展中国家可以边发展边减排,不搞“一刀切”。
美国这么说,无非是想把自己该承担的责任推给中国。
面对这种无理要求,耿爽不再留余地,既亮明了中国的担当,也直接戳穿了美方的虚伪。
耿爽开门见山地表示,既然美方不再含蓄,那我也直说了。
他首先承认中国碳排放总量大,但同时强调中国从来没有回避责任。
相反,我们是最坚定的行动派。
从提出“双碳”目标,到建设碳市场,再到全球新能源装机量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在说清中国的行动后,耿爽话锋一转,直接反问美方的过往行径,让他们的指责显得格外荒唐。
耿爽称有的国家曾经公开说气候变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两次退出全球气候合作机制,现在却在这里对别人指手画脚。
请问,这是一个大国应有的样子吗?
最后一句话说完,耿爽放下话筒坐下。
几秒钟的沉默后,掌声突然响起,从零星几处迅速扩散到全场,整整持续了30秒。
美国代表坐在那里,手指无意识地抠着桌子边缘,从头到尾没有再抬起头来。
原本想给中国施压,结果却让自己陷入了尴尬。
这场交锋不只是简单的“口水仗”,背后既藏着美国的私心,也道出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关键问题。
美国之所以紧盯中国不放,一边高喊环保口号一边扩大油气生产,说到底是在算两笔账。
首先是经济账,他们要照顾国内煤炭、石油集团的利益。
石油天然气行业撑起了美国近8%的GDP,还直接间接养活上千万人饭碗。
此外,这些巨头还常年是政客竞选的“金主”,政策自然得跟着利益走。
哪怕可再生能源成本更低,特朗普政府仍放开联邦土地钻探、削弱环保监管。
说到底,是不敢得罪这票能左右选举的势力。
美国算的不只是经济账,更是藏着霸权野心的政治账。
美国嘴上喊着环保口号,实际行动却全是“双标”操作。
![]()
一边喊着减排口号,一边联手产油国反对塑料公约、阻止航运碳费,还借贸易协议逼日韩买美国天然气。
这么做根本不是为了真减排,而是想把气候议题变成“控制工具”。
就像用《通胀削减法案》排斥中国新能源企业那样,让别国要么跟着美国节奏转型,要么被关税卡脖子,本质是抢全球治理的话事权。
和美方“算小账”不同,中国一直用实际行动证明,应对气候变化靠的是真担当,不是空口号。
埃塞俄比亚的阿达玛风电场是中国帮助建设的,现在能为400万人提供清洁电力。
全球七成的光伏组件产自中国,帮助许多发展中国家以较低成本实现减排。
还有“双碳”目标、碳市场建设,每一步都走得踏实。
会场那30秒的掌声,是给公平的喝彩,更是给“干实事”的认可。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不是某个国家的独角戏,更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的游戏。
如果美国还抱着“自己不干活,让别人买单”的想法,只会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孤立。
毕竟气候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未来,只有放下双标、拿出真行动,才能让全球气候治理真正往前走。
耿爽用数据拆穿谎言,中国建的风电场、造的光伏组件也在说话。气候治理不是比嗓门,不双标、干实事,才有人愿意一起扛事。
参考文献:
1.新华社:《美代表对中国无端指责 耿爽:那我也不再含蓄了》2025-11-07
![]()
2.北京日报客户端:《全球气候治理将走向何方?》2025-11-0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