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天不妨把日本当作“时光机”,穿越到30年后看看中国的可能样子——因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每一个经济关键节点的表现,都和日本高度相似,只是时间上整整错开了30年左右。
也就是说,中国经历的经济阶段,日本在30年前几乎都预演了一遍。只要不出现大的转折,我们就能透过日本的今天,预判中国的将来,这种“过来人”的经验性预判,往往很有参考价值。
中日经济节点:惊人的时间错位
先从一个具体例子说起,1993年台湾人在中山三乡开了家三四万人的大型鞋厂,跟着过来的管理层一到就买工厂周边商铺,一买就是五六间。
![]()
后来这些商铺快速升值,让他们赚了一大笔。再后来工厂搬到越南,周边做小买卖的大陆人也跟着去了,工厂还没建成投产,就大量收购周边商铺。
越南本地人觉得中国人敢冒险,但其实不管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靠的都不是冒险精神,而是经历过类似过程,能看到地方未来的样子——这就是先发地区对后发地区的经验降维打击。
![]()
这种时间差在宏观经济上更明显。二战后日本迅速开启经济增长,中国则从1979年改革开放后进入高速增长期,比日本晚了三十几年。
日本高速增长二十多年后,住房需求爆发,1961年到1973年实际房价涨了3.2倍,土地价格涨了13倍;中国同样在高速增长二十多年后房地产爆发,2001年到2020年平均房价涨了3.55倍,中日进入房地产周期的时间差正好约30年。
人口结构变化也类似,日本经济高速增长40年后生育率下降,1994年进入重度老龄化;中国经济增长40年左右,2021年也进入重度老龄化,时间间隔27年。
![]()
利率方面,日本1999年首次实施零利率,中国今年利率已低于1%,还没到零,间隔25年。
农村经济上,日本制造业增长乏力时推出大规模乡村基建,1992年到1995年投入25万亿日元,每年吸引70万人回农村创业;中国2017年推出乡村振兴计划,大规模修路建桥、整治环境、扶持回乡创业,和日本间隔约25年。
经济调整期:那些值得警惕的信号
房地产泡沫的破裂是重要节点。日本政府1990年发现房地产过热开始加息,想遏制泡沫却为时已晚——当时东京房价市值能买下整个美国,一遇收紧就暴跌70%。
中国房地产泡沫2021年被恒大事件戳破,比日本晚正好30年。从2021年到现在这4年,统计显示平均房价只跌了2%,但实际跌幅可能更大。至于会不会像日本那样跌70%,没法下定论,只能作为参考。
制造业转移也是明显趋势。以前我们买的东芝、日立、丰田、本田、索尼等日本品牌,都是日本本土生产;现在这些品牌绝大部分不在日本本土生产了。
1990年日本国内新设工厂近4000家,2022年跌到不足1000家,制造业从业人数从1500多万跌到1000万左右。
中国制造业现在也呈现这一趋势,外资制造业在撤离,比亚迪、长城、长安、小米、福耀玻璃等自主品牌开始在海外布局生产基地。这一趋势会继续加强还是昙花一现,需要大家自己判断。
转型方向:哪些行业能接棒成长?
日本在房地产、制造业高速增长周期结束后,有些行业承接了后续发展,获得了新的成长空间。
首先是动漫、音乐和游戏产业,这一时期日本二次元风格几乎影响了全球动画片风格,包括中国——我们小时候看的水墨、剪纸、皮影风格动画片,几乎被改造了。
其次是平价品牌的崛起。日本之前成长的都是三菱、松下、东芝、丰田这样的高端头部品牌,这一时期成长起来的品牌偏轻奢、小众,走“小而美”路线,比如无印良品、优衣库、唐吉诃德等等。这些行业的发展轨迹,或许能给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一些借鉴。
总的来说,中日经济在关键节点上的相似性和时间错位,为我们观察未来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但要强调的是,日本经验只是参考,不是必然。
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最终的发展路径会有差异,但这些相似的阶段和趋势,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以便更好地把握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方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