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唰——”一把长柄薄刃刀稳稳切入蓝鳍金枪鱼的厚背,刀刃划破鱼皮的瞬间,带着深海咸鲜的气息立刻在第八届进博会的展馆里弥漫开来。只见开鱼师傅手腕轻旋,刀锋顺着鱼肉肌理游走,玫瑰色的鱼肉层层展露,脂肪纹路清晰可见。围站在展台前的观众下意识往前凑了半步。
![]()
这幕热闹的开鱼秀,正是上海海之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参加五届进博会的保留项目。从挪威捕捞上来三文鱼,“坐飞机”最快三天可以到上海,在本届进博会期间,企业与挪威顶级三文鱼生产商nordlaks签署500万美元的战略合作及采购协议,今年营业额预计超2.5亿元。
这幕热闹的开鱼秀,正是上海海之兴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参加五届进博会的保留项目。从挪威捕捞上来三文鱼,“坐飞机”最快三天可以到上海,在本届进博会期间,企业与挪威顶级三文鱼生产商nordlaks签署500万美元的战略合作及采购协议,今年营业额预计超2.5亿元。
“这款蓝鳍金枪鱼,还有待会儿要开的挪威三文鱼,都是我们和全球顶级生产商直签的货源。”海之兴负责人陈光伟指着鱼肉介绍,“这些三文鱼养在峡湾里面,足足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水质很清洁,一年养一万吨”。在他看来,进博会就是最好的“供需对接会”,每年都能谈成不少长期合作,今年的订单同比去年增长了一倍。
![]()
“进博会是一个优质平台,对我们而言更是难得的机遇。在这里,我们既能与各方人士交流互鉴、推广合作,也将我们的海外产品引入中国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挪威三文鱼企业nordlaks sales as商务总监eirik nikolaisen表示。
同样受益的还有商超采购商。来自杭州的刘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在进博会上和他们对接后,门店的三文鱼销量每月都在涨,这次想把供货范围再扩大些。”而这样的合作洽谈,几乎每天都在上演。陈伟光笑着说:“人越来越多了,这次,我们准备了半吨三文鱼,还不够。”
![]()
这场开鱼秀的背后,藏着一条横跨山海的高效供应链,更藏着一家企业三十年跟着中国开放浪潮转型的故事。
![]()
![]()
1995年刚成立时,海之兴还是一家纯出口企业,把国内优质海产品销往全球;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升级,三文鱼从高档餐厅走进寻常家庭,企业果断转向进口贸易,把全球好鱼“买”回中国;2016年落户华漕后,企业又完成从“单纯进口”到“精深加工”的跨越,建起标准化加工线。
“转型路上最暖心的,是政府的‘搭把手’。”陈光伟回忆,申请生食水产品加工资质时,卫生、环保等多环节审批一度卡壳。华漕镇得知后立刻启动联动机制,区、镇、村三级合力梳理难点,最终打通审批通道,帮企业建起符合国际标准的加工车间。
![]()
![]()
而华漕“大虹桥核心、毗邻进博会”的区位优势更让物流效率飙升——挪威三文鱼抵达上海后,12小时内就能完成加工配送,距离仅3公里的江桥盒马门店,更是这条供应链上最短的展示窗口。
借助进博会的声量,海之兴的“朋友圈”越扩越大。2024年,企业成功与盒马上海地区达成合作,把新鲜三文鱼送进几十家门店;2025年,供货范围已延伸至杭州、苏南等地。
“明年加工厂扩建后,日产能达5—10吨。”陈光伟的话里满是底气,“进博会给了我们展示的舞台,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把世界好水产新鲜、安全地送到更多人的餐桌上。”
记者手记
在进博会偌大的展馆里,海之兴的展台不算宏大,却总能聚拢最旺的人气。围观的人群里,有精打细算的采购商、举着手机拍视频的游客,还有像我一样追着要故事的记者。大家围着那张操作台,为一块鲜美的鱼肉驻足,这大概就是进博会最动人的烟火气。
采访中,陈光伟反复提到“顺势而为”。而这份“顺势”的底气,既源于企业对市场的敏锐洞察,更离不开背后的开放环境与政策支撑。而这样的故事,在进博会的每一个角落不断上演,成为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生动见证。
记者:毛海萍
视频:戴立骅 庄辰昊
初审:岳顺顺
复审:方雨斌
终审:王婷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今日闵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