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护宝宝健康的道路上,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本期,我们深入探讨为何3月龄成为接种Hib疫苗的理想起点。
Hib:预防界的“三高”,不容忽视
Hib,全称为b型流感嗜血杆菌,是流感嗜血杆菌的一个亚型,可以引起脑膜炎、肺炎、会厌炎等多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甚至可以导致儿童死亡[1]。Hib感染的危害性极大,具体体现在以下的“三高”特征:
1
高致死率
![]()
Hib是导致全球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据WHO估计,全球每年预计引起约300万严重病例约20万+的死亡[2]。
2
高致残率
![]()
Hib感染具有高致残风险,其常表现为脑膜炎,约占50%~65%。Hib脑膜炎即使得到适当的治疗,仍会导致5-30%的儿童死亡,且存活儿童中30-40%会留下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3]。
3
高发于发展中国家
![]()
Hib在发展中国家是引起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5岁以下儿童中,近1/3~1/2的细菌性脑膜炎、近1/4的幼儿肺炎由Hib感染引起[4]。由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条件限制等因素,许多儿童无法及时获得有效的治疗。

尽早接种:低龄高发,筑牢免疫防线
Hib主要侵袭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4-18月龄的宝宝,此时他们的母传抗体逐渐减少,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对Hib的抵抗力较弱,是感染的高风险期。
![]()
3月龄是宝宝免疫系统逐步建立的关键时期,此时接种Hib疫苗,能够在疾病高发前为宝宝提供防护,最大限度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
联合接种:3月龄接种 “黄金搭档”
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百白破疫苗的免疫程序由原来的3月龄、4月龄、5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调整为2月龄、4月龄、6月龄、18月龄、6周岁各接种1剂次。
随着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调整,3月龄宝宝接种Hib疫苗的优势同样凸显。当Hib疫苗从2月龄开始与国家免疫规划疫苗联合接种,会出现2月龄三个注射疫苗同时接种的情况,IPV+百白破+Hib,实际中存在接种拥挤和接受度低等问题。
Hib疫苗从3月龄开始接种,全程至多出现两次注射类疫苗同时接种的情况,更符合既往接种习惯。此外,3月龄时接种Hib疫苗可以与免费的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进行联合接种,这一方案不仅降低了经济负担,且更符合既往接种习惯,提高了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3月龄起始免疫程序的Hib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好的特点,接种后96.63%的儿童产生的抗体能达到长期保护水平。安全性方面,3月龄起始免疫程序的Hib疫苗同样值得信赖。临床试验显示,无论是单独接种还是与其他疫苗联合接种,均未发现与疫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5]。
愿每一个儿童都能健康成长,远离疾病困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